46亿年高龄的地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孕育了丰富的地质景观,这些千姿百态的地质景观是地球演变的记录。我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麦秀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西卜沙古冰川遗迹是青海高原地质变迁的见证。徐启平,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高级工程师,他曾在黄南州工作25年,走遍了黄南州的山山水水。年,徐启平和同事在麦秀地区作地矿调查时,发现了西卜沙古冰川遗迹,古冰川遗迹位于同仁县西卜沙村附近,古冰川遗迹因此得名。阿羊沟的巨石之谜上世纪70年代,地矿勘查的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在深入麦秀地区勘查的那些年,徐启平和同事主要依靠的交通工具只有牦牛。年的一天,徐启平和同事们完成了一个区域的地矿调查,他们像往常一样,将整理好的帐篷等一应物品放在牦牛背上,打算赶往下一个地方——西卜沙村。从台乌龙山,沿着崎岖的阿羊沟下山,眼前的路却越来越难走,时常会有突兀的大石头阻挡他们的去路。在绕行多次后,徐启平和同事决定休息一会儿再走。出于职业的本能,徐启平认真观察了所处的环境。“与我所见过的因为水流形成的V形山谷不同,阿羊沟以及阿羊沟北面的沟谷都是宽阔的U形谷。”徐启平说。挡住徐启平等人去路的石头有大有小,大的有帐篷那么大,小的如枕头那么大。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有些堆叠在一起,就像一面厚实的石墙。对于这些石头为何出现在这里,徐启平等人作了一些推测。有人认为,这些石头很有可能是被河流搬运至此的,但是这样的推测很快被大家否定。因为河流搬运,一般先是细沙,再是石块,阿羊沟中数量惊人的大石头,这是一般的河流搬运不动的。而且由于流水冲刷的缘故,被河流搬运的石头一般少有棱角。而阿羊沟中的石头,很多都有碰撞、摩擦的痕迹。也有人认为,这些石头很有可能是很多年前,因为地震的缘故从旁边的山峰上滚落到阿羊沟的,可是这个推论也被大家所否定。徐启平等人用工具检验了阿羊沟的岩石和两侧山峰上的岩石后发现,周边山峰上的岩石是砂板岩或火山岩,但是山谷中的巨石却是花岗岩。这让徐启平等人百思不得其解。那晚,徐启平等人住在了阿羊沟,他们讨论了许久,最终还是没有人能解释阿羊沟中奇特地质景观的成因。冰川运动造就地质奇观之后的很多年,徐启平一直坚守在地质考察的第一线,他始终没有放弃想要解开阿羊沟地质景观之谜的想法。年,徐启平因为1比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再次来到了阿羊沟。这一次,通过严谨的考证,徐启平终于得出阿羊沟地质景观是一处古冰川遗迹的结论,它的形成时间大约距今一万年。西卜沙古冰川遗迹的形成原因,可以追溯至距今约万年至万年的第四纪更新世冰期,当时,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地被冰川覆盖。“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研究,当时地球上32%的陆地被冰雪覆盖,海平面的水位因此下降了米。”徐启平说。直到距今约年至10年,全球进入第四纪末次冰消期,那些在低纬度沉积了数百万年的冰盖和冰川开始逐渐消融。“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很多古冰川遗迹,就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徐启平说。因为受重力等因素的影响,开始融化的冰川会顺着山势下滑。冰川下滑有时会连带部分山体一起滑落,沿途还会携带一些岩石碎块,所以冰川的刨蚀力量就变得相当惊人。突出于冰川底部和两侧之外的石块,会像犁和锉刀一样,锉磨和刻蚀冰川谷的两壁和谷底,这种作用就叫作刨蚀作用。“在刨蚀作用下,就会形成很多冰蚀地貌,如U型谷、冰斗、侧碛、冰碛堤、冰川漂砾等。”徐启平说。站在阿羊沟远望,台乌龙山和孔果雄山因冰川运动形成的角峰依稀可辨。那些堆叠或是散落在阿羊沟数十公里的大小石块是由冰川搬运而来的冰川漂砾。徐启平说:“西卜沙古冰川遗迹是一万多年前,台乌龙山和孔果雄山上的冰川运动形成的。阿羊沟及其北面的沟谷就是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U形冰蚀谷。冰川移动到西卜沙村后,由于海拔高度降低,温度上升而逐渐融化。”古冰川遗迹上的绿色森林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风化剥蚀,冰川运动形成的冰碛堤最终形成了一段高约米,坡度约40度的陡坡。在那片坡地上,植被非常茂盛,森林密布,灌木丛生。“被冰川携带而来漂砾堆砌在一起,漂砾之间比较疏松,缝隙又比较大,植物特别容易生根。同时,冰川融化后,因为冰积物的阻挡,很多水不能顺势而下,便逐渐潜入地下,变成了含水层,所以,西卜沙村后面的陡坡相比于其他很多地方更适宜植物的生长。”徐启平说。在麦秀地区勘查,徐启平几乎走遍了麦秀的各个地方。他见过最粗的一棵树就位于西卜沙村后的陡坡上。“年,我们在陡坡上看见了一棵两三个人都合抱不住的松树,当时我们还称那棵松树为‘树王’或‘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