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之旅认识昆仑玉与土族

按照行程安排,我们青海之旅最后一天的参观景点有两个,一个是位于互助县的彩虹部落,另一个是塔尔寺。

由于两处景点都在西宁附近,所以当我们游完青海湖后,就开始往西宁赶。如果说,刚到青海时是翻越日月山进入大草原,那么现在则是走出大草原回到西宁市。返回途中,导游对第二天的行程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开始讲解昆仑玉及玉文化。通过几天的相处虽不敢说对导游的口才已有了充分的了解,但可以说这次的讲解是导游用时最长最卖力的一次。为了加深大家对昆仑玉的印象,车上还放了光碟。晚餐时,热情有加的导游还陪大家吃了牦牛肉火锅,喝了青稞酒,看了歌舞表演,欢快的气氛似乎将此次旅行推向了一个高潮。然而,欢乐过后,被导游良苦用心和浅显热情所感染的人,又或多或少为即将到来的消费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当天晚上又住进了西宁一家准五星级酒店时,这种忧虑似乎又加深了一层。

第二天一早,导游朴素的笑脸按时出现在大家面前,在大巴车上他又开始讲述个人经历、家中境况,直到车停在互助彩虹部落景区一侧的昆仑玉博物馆门前才住口。从导游、专题片和展馆讲解员那里,让我们对昆仑玉的发现过程、玉的分类及收藏实用价值都有了清晰的认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北京奥运会上,奥运奖牌采用金镶玉的设计,玉选用了昆仑玉(金牌镶嵌白玉,银牌镶嵌青白玉,铜牌镶嵌青玉),金玉的完美组合让昆仑玉一下名声大噪,昆仑玉也因此进入大众视野。当得知青海昆仑玉与新疆和田玉都出自昆仑山脉属姊妹玉,且玉的品质没有差别时,部分游客购玉得热情似乎瞬间被激

活了,于是辗转于各柜台之间,左挑右选,忙得不亦乐乎。由于之前已购买过玉,再一看玉的标价,我只能选择对导游循循善诱的鼓励和良苦用心的热情表示深深地愧疚。

经过一段漫长且百无聊赖的等待后,导游终于出现了,并将我们交给了一位头戴织锦毡帽、配有“扭达”饰品、身着七彩袖的土族女子导游手中,由她带领我们参观彩虹部落。这是一个展示土族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在展馆墙上一个仿照竹简样式书写的土族简介记录了如下内容:土族源于吐谷浑,吐谷浑属于古鲜卑族,西晋末由辽东辗转定居于甘青一带,不但拓展势力,公元年建成吐谷浑政权,公元年吐谷浑政权亡于吐蕃,一部分东进逐渐融于汉族,有些则降服于吐蕃,后来融合于藏族,留居于凉州、祁连山一带,浩门河流域和河湟地区的吐谷浑人,便是土族的先民。以这一部分为主体,经过世世代代与藏、汉、蒙古等民族互相吸引,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土族。土族至元代已基本形成,迄今已有多年历史。

土族现有30万人口,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大通回族自治县,在青海省的乐都县、同仁县和甘肃的天祝县也有一部分。

……

从土族简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土族的发展历史及相关文化。我们对于土族文化浅显直观的认识源自于她们彩虹色的服饰,但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只有三十万人口的少数民族竟然有自己的语言——土语(土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同时,从他们繁复又精美的民族服饰中也可窥见一斑。

参观中,互助土族服饰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自然是七彩袖,土族语称作秀苏,意为“花袖衫”。从最底层数,第一道为黑色,象征土地;第二道绿色,象征青苗青草;第三道黄色,象征麦垛;第四道白色,象征甘露;第五道蓝色,象征蓝天;第六道橙色,象征金色的光芒;第七道红色,象征太阳。花袖长衫上面套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腰系白褐或蓝绿布带,带的两头有花、鸟、虫、蝶、彩云刺绣或盘线的花纹图案。腰带上有罗藏和钱褡裢。由于我对服饰文化没有研究,此时用粘贴复制颇觉乏味,就此作罢。如大家想对土族有更多了解,可找度娘。

土族女导游讲完土族的历史后,便带我们去参观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走进一间大厅后,发现里面不仅有各种藏药材、还有多名替人问诊把脉的藏医。我虽对中医始终怀有敬意,无奈免费问诊时不懂医生言语之奥妙,只能被请离席。

中餐安排在景区内的一个餐厅,吃了土族主食里面的一种类似面包的馍馍,并喝了从景区酒坊里买的青稞酒,一个略有忐忑又颇具收获的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4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