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国青海省东部、青海湖南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8个地区行政区中较为出名的一个。这里群山起伏,河流绵延,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区,素有“海藏通衢”之称。
海南藏族自治区成立于年12月16日,直至年7月28日,才正式更名为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南州的发展,可谓是我国民族政策不断完善、发展的一个缩影。曾有一位革命前辈,在海南州成立后不久,便来到此处,在这里工作了17年,为海南州的发展挥洒青春和汗水。
他便是原海南州州长卓加同志。
作为藏族骄子的他,从参加工作以来,便一直留守在家乡青海。他的一生受到过两次错误的批判,可他均挺了过来,并成为了青海省优秀的领导人。
卓加出生于年,原名石生珠,藏族,青海省贵德县大庄村人。他在年9月参加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后,卓加先后在贵德县武工队、贵德县委、青海省委组织部、省监委、省委统战部工作。历经多个岗位的他,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工作中,他努力发挥自己藏族儿女的优势,帮助省委领导解决了语言不通等问题。他不辞辛劳,奔走多地,深入人民群众,努力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团结少数民族,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当时的卓加不过二十多岁,其积极地表现,在青海少数民族中尤为突出,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青海省各地越来越大,这对他今后开展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年,年仅27岁的卓加当选黄南州委副书记,官至副厅级。27岁副厅级官员,这在当时的青海,是少之又少的。
卓加自然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岗期间,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为促进黄南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努力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发挥了巨大作用。
年,由于决策的失误,全国刮起了一阵“反右倾”的飓风。这场飓风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党内优秀干部被打倒、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国家经济上“左”倾错误更加明显,且延续了更长的时间。
在这一背景下,卓加被错误地批判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第一次被打倒,甚至被下放到了同仁县劳动。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卓加和同仁县的人民群众同吃同住,一起劳动。也正是这段经历,叫卓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根本,为他今后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年,经青海省委调查,正式为卓加平反。此后,他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
年,卓加被调往海南州工作。次年,36岁的他出任海南州州长,官至正厅级。期间,他更加积极地工作,抓大事、议大事,促进了领导班子的团结,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可好景不长,年中国陷入十年动荡时期,卓加也受到了冲击。可他经受住了考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重新被组织启用,并先后担任了海南州委副书记、书记、州政协主席等职。
年,52岁的卓加当选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官至副部级。期间,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注意发挥代表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不断推动青海省人大各项工作的开展。
此后,他又出任了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年,经组织批准,卓加正式离职休养。
离休后的他,仍时刻心系民族工作,心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关心党和国家的建设,积极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发挥余热,展现出一位共产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使命感。
年4月27日,卓加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其家属按照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占用墓地,骨灰撒入江河。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卓加同志的一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作为藏族儿女的他,为了家乡的发展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他是藏族人民的骄傲,是青海省的骄傲,也是祖国的骄傲。最后,向卓加同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