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回眸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让每一个浸润其中的人无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从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中华大地,到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庆。四十年的时光荏苒,四十年的沧桑巨变,四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姿态!当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画卷徐徐展开,我们看到了在黄河第一湾温暖怀抱下的那颗耀眼新城的发展与变化。
朴素的着装,慈善的微笑,一副厚如瓶底的眼镜,一把缠满胶布的拐杖,言语之间尽是嘘寒问暖的温度。当一段段亲历故事在他风淡云轻的言谈中讲出,这才明白,他的“不一般”。
年,出生江苏省镇江市的何毓敏告别家人朋友,跟随早期援青队伍踏上了黄南这片土地,那一年他18岁,这一待就是62年。在这62年间他见证了隆务老街的繁华与兴盛,见证了同仁县第一所完全小学的建立;见证了第一座楼房的拔地而起;见证了西宁至同仁高速的开通;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中黄南大地上点点滴滴的变化和发展。
已年近80岁高龄的何毓敏在收听收看完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盛况后,向记者讲述了那段早已尘封在记忆中的故事,那段早期援青干部们艰苦奋斗的岁月。
那个年代,从省会西宁到同仁县没有路,更谈不上有汽车。背着各自的行李从西宁走到了化隆县甘都乡,恰逢阴雨天,在甘都乡住了两三天,他们启程绕道循化县,一边走一边挖路,途中有走不了路的女孩子,男孩子就轮流背着她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从循化县走到了同仁县,在途径青海东部三县的一路上留下了他们的脚步,洒下了汗水。
那时候黄南地区解放不过7年,同仁县人民政府成立也只有7年时间,有些牧区仍然存在封建社会残余,再加上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黄南地区的滞后可想而知,援青干部们面临的困难、开展建设工作的艰辛何其之多。
何老被派往江什加生产大队担任会计一职,那个时候去哪儿都要靠双脚,背起行囊就能走天下,天不亮就从同仁县出发,半夜才到江什加。在江什加,何老目睹了因为吃不上饭痛哭的妇孺;也见过因为不会吃香蕉羞涩的牧民;也见过拿着粮票买不到粮食的窘境。那个时候干部、群众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人民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生产积极性不高。
因为工作调动,何老来到了距离县城约90公里的地方——多哇公社,在那里他培养了藏族会计卡力。从阿拉伯数字教起,教他怎么使用算盘、教他写数字,教他基本的数字加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虽然双方听不懂彼此的话语,只能靠肢体语言交流。但多哇公社第一位藏族会计就在何老的培养下慢慢成长起来了。
那时候牧民们住的是帐篷,吃的是酥油、炒面,过得是走圈放牧的生活,牧民的平均寿命不足58岁。女多男少的情况下,干部们还要承担起打狼这项工作,帮助群众减少财产损失,曾经有一个晚上,何老一个人在多哇草原上打死了两只狼。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黄南大地,一缕缕希望的曙光洒向各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酝酿,惊雷即将响彻黄南地区。各族儿女群众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大力发展生产,原本荒废的山川、河流逐步得到利用,长期困扰黄南地区经济生活的商品短缺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第一生产力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群众的温饱问题慢慢地得到了解决。
何老告诉记者,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卡力一家享受到了牧民定居工程优惠,住进了二层洋楼,奶制品加工作坊正在建立,跳进牧民羊圈“偷羊”的狼也减少了,草原狼成为了国家保护动物。如今,撤乡建镇后的多哇牧民群众在省州县的大力支持下,正全力推进全州藏区社会治理示范乡镇建设……
“你知道黄南地区突飞猛进的发展靠的是什么?”谈起黄南地区的发展,何老如数家珍。这一反问倒让记者慌了神。他笑了笑竖起大拇指说道:“靠的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靠的是几代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当然咱们黄南地区的发展更离不开对口帮扶省市的支持,现在老百姓的幸福感在心里,获得感在脸上。”
这40年间,黄南地区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只有一所小学的教育匮乏区到如今的学校遍布各个乡镇,就连村子里也建起了幼儿园。从只有一条街的破烂街道到高楼林立商业发达的新同仁;从只有放羊娃到家家都有大学生新牧户;从没有电到家家户户通电。如今群众脸上的笑容多了,昨天的泪光里闪烁的是今秋莺歌燕舞、举杯同庆的喜悦;往昔的峥嵘岁月铸就的是今朝风景这边独好!
改革开放的东风潮,永不停歇,我们黄南的发展变化只不过是改革开放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一个发展缩影。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书写了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壮丽史诗,激荡起一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复兴景象,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何老告诉记者,他们来黄南的时候有20来个人,现在他们有的回老家安享晚年、有的已经离开了,留在青海、尚健在的只有他一人。“我多想和我的老伙计们一起聊聊现在的发展,我想再长寿点,我想亲眼看着黄南建机场、建成西成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