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人民日报今天用六个版点赞青海西

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8635.html

8月9日,《人民日报》以全彩图文并茂的形式,推出6个版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青海》专题报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七十年青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

人民日报用整整六个版面的篇幅

以省委书记王建军、省长刘宁

联合署名文章及“数读青海”

“生态似水发展如舟”

“聚焦深贫合力攻坚”

“精神动力赓续传承”

“大美青海走向现代”

为主题

有生动的文字,有翔实的数据图表,有精美的图片

多视角展现青海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铿锵步伐

具体有哪些内容?

我们一起来看!

↓↓↓

王建军、刘宁发表署名文章

《人民日报》(年8月9日09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海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高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站上新起点,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四个扎扎实实”的指示要求、“三个最大”战略定位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砥砺前行,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不负时代的满意答卷。

以扎扎实实的作风建设新青海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

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刘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海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人均生产总值从年的83元增加到年的4.7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年增长倍和91倍。国民受教育程度和身体素质极大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8%,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1.8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从不到1%提高到7.26%,涵盖水面、湿地、林草的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交通和生活日益便利,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广大农牧民告别逐水草而居,陆续住进砖瓦房、喝上放心水、走上小康路。经济增长由生产要素驱动向要素与效率共同驱动、效率与创新联合发力转变,高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海工作高度重视。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嘱托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指示要求,作出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战略定位,为青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和期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谋划实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按照“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全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着力打好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四张牌”,扎实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盐湖提锂技术国内领先,建成碳酸锂产能3.8万吨、在建产能9万吨。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86%,新能源装机超过水电装机,太阳能发电量居全国首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建枸杞、牦牛等产业联盟,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直至零使用行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多措并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按照“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牢固树立“不抓生态就是失职、抓不好生态就是不称职”的理念,在全国率先启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大规模推动国土绿化,精心组织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等一大批重点生态工程,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江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西宁南北山披上绿装,湟水河治理初见成效,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巩固,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努力实现人民生活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按照“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倾力   

干部扎进村子脱贫更有准头

最近,尖扎县来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才旦种的藜麦丰收了,一亩地收入多元。“以前靠天吃饭,如今种的藜麦卖出好价钱。最该感谢的,是第一书记李玉栋。”才旦说。

年5月,国网青海电力黄化供电公司工程师李玉栋到来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搞起了藜麦种植试验。近4亩的试验田当年亩产公斤,每亩收入多元。村民们看在眼里,来年纷纷引种。

从年10月起,青海从各地、各部门选派1.49万名干部,到个贫困村、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96个维稳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同时,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选调增派了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来,驻村第一书记共争取、协调项目项,落实帮扶资金16亿元。全省4.3万名党员干部与深度贫困地区的4.9万贫困户结对认亲,三级定点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万元。

“广大干部干劲足,敢啃硬骨头、走难路,群众越来越有信心。只要拿出决心,踏实苦干,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定能打赢。”马丰胜说。

大通县东至沟村做活旅游文章

好山好水助增收

人民日报记者刘成友

7月的大通,漫山遍野都是绿。朔北乡东至沟村,就掩藏在这样的绿里。河滩、草地、木屋,还有层层叠叠、沁人心脾的花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走进村民赵文科家,两口子正忙个不停。4年前,赵文科还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残疾、父亲脑梗,两个孩子年幼,日子过得很不易。

先是靠政策扶持,赵文科开一辆双排汽车卖果蔬,有了稳定收入。来年种了两亩当归,当年收获就卖了多元。年,仅药材一项就收入4万多元。夫妻俩的心一下子被点燃了,瞅准时机开起了农家乐。

村支书李迎仁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全村贫困户36户、人,3年前已全部脱贫。

产业发展,少不了资金支持。借助窎沟片区旅游扶贫产业园建设,村里争取到各类涉农资金万元。山脚下建起21座休闲木屋,成了片区旅游一大亮点。沿着一公里长的木栈道往上走,清新幽静,凉爽宜人,是徒步休闲的好去处。

村民的精神头也被调动起来了。围绕旅游做文章,农家乐、农家院已有20多家;养牛、养土鸡,一只鸡能卖元;药材种植,一亩地收入几千元。一年到头,村民忙个不停。开着“乡里乡亲农家院”、尝到了甜头的村民张永军说:“在外打工,不如在村里搞旅游,还是自己的家最好。”

走在村里,昔日破旧泥泞的小路,已经变成平整宽阔的水泥路,道路两旁建起了护坡石墙。荒废的小土坡,改造成了文化广场。一个集自然风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村,正在不断成长。

率先脱贫的海西州帮扶青南三州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民日报记者姜峰

高原七月,昆仑负雪。

正值旅游旺季,岗布巴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展厅内,人头攒动。氆氇毯、藏靴、唐卡……三木吉叫卖之余,还不时向游人讲解雪山那头的情况——那里曾是她的家。

年,作为扶贫移民的一员,19岁的三木吉离开唐古拉山,北越昆仑搬迁到多公里外的格尔木。来自长江之源的户牧民,组成了格尔木市第一个藏族村——长江源村。在新家,三木吉创办了合作社,带动十几位姐妹成为产业工人。

与长江源村一路之隔的是曲麻莱村。不一样的是,长江源村的村民原本就归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而曲麻莱村的村民则全部来自玉树州曲麻莱县。

玉树州的群众,为何会搬迁到海西州?原来,在抓好全州脱贫攻坚的同时,海西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发挥自身优势,汇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帮扶兄弟市州,为青海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海西力量。安置曲麻莱县移民的亩土地,就是由海西州无偿提供的。

为助力全省脱贫攻坚,海西州委和州政府成立了以州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16家州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5个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海西州帮扶青南三州工作方案》,选派精兵强将,在技能培训、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给予最大力度帮扶。落实州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万元,用于黄南州同仁县、果洛州达日县、玉树州曲麻莱县等帮扶县的产业发展。

今年7月,喻运光远赴近公里外的黄南州同仁县隆务镇,一下车就与镇扶贫干事、驻措玉村第一书记面对面交流。身为海西州德令哈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的喻运光,从年开始在德令哈尕海镇泉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年,海西州率先整体脱贫,他并没有“功成身退”,而是再次披挂上阵,又到其他深度贫困州帮扶脱贫,“众人拾柴火焰高,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海东市实施到户扶贫项目

产业兴旺百姓富

人民日报记者王梅

深沟村的王国锋,从小就跟着父母同大蒜打交道。在他的张罗下,村里成立了海东市乐都区第一个大蒜合作社——深沟大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共有示范户户,其中从事科技服务的专业户达户。他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授社员大蒜种植技术。

贫困户朱得才,往年种大蒜产量上不去,品种也不好,自己拉着架子车去市场卖不到好价钱。今年初,合作社从种植技术、销路等方面给他指导和服务,朱得才两亩大蒜收益2万多元。

乐都区是青海有名的“大蒜之乡”,特有的富硒土壤产出的紫皮大蒜深受市场欢迎。全区紫皮大蒜种植面积达1.4万亩,成为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乐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阿泰林介绍,乐都区建成富硒大蒜产业园,通过“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做大、做强富硒大蒜产业。“同时培育大蒜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发展代购代销、仓储、货运等物流服务产业,延长大蒜产业链,促进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

紫皮大蒜、平安富硒果蔬、循化线辣椒……在海东,特色农业产业逐渐形成规模,成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全市累计投入8.28亿元扶贫资金,落实5.36亿元小额信贷资金,帮扶4万多户15.31万名贫困人口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以及深加工,以贫困户为主体的家庭经营性产业发展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海东市扶贫局局长何林说,海东市因人因户因村实施到户产业项目,“着力打造青海东部特色种养十大基地,培育特色产业,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产业兴旺了,才能实现百姓富。”

《人民日报》(年8月9日13版)

精神动力赓续传承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

犹记得,60多年前一群群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八百里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滩时的那句口号——“走,到柴达木去”;犹记得,万余名科技人员“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湖北岸金银滩草原,开展艰苦卓绝的大会战,孕育诞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犹记得,可可西里“环保卫士”索南达杰为保护那片神圣的土地,献出宝贵的生命之后,那些继续用信念担当、用生命坚守、用血肉之躯护卫的身影……

可以告慰先辈的是,英雄永不寂寞,奋斗者从不孤独!如今,一批批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在高原大地谱写着一曲曲新时代的奋进者之歌。

英雄岭上出英雄

人民日报记者姜峰

青海,地处中国西北角。茫崖,地处青海西北角。

这里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三山交汇之处,也是柴达木盆地的最深处,俯仰越千年,万里无人烟。

64年前,柴达木盆地有史以来的第一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流。柴达木从此多了个名字——聚宝盆。

平均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七成,开水温度只有82摄氏度,昼夜温差高达20摄氏度——在这个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条件艰苦的油气生产基地,中石油青海油田人用64年守望地火、前赴后继。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批地质勘探者,在依沙阿吉老人指引下,骑着骆驼冒死挺进柴达木。机关率先带头,钻井、水电、机修、医院等十几个单位从西宁毅然迁往茫崖,在戈壁荒滩建起首座“帐篷城”。

曾经传唱全国、铭刻一代人青春与记忆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昆仑山下送晚霞”就取材于这里。60多年来,先后因公和因病去世的多位油田职工和家属,永远长眠于当金山下。

无怪乎,花土沟背后的这座山岭,被人们称为“英雄岭”。

如今,英雄的后人继承了老一代石油人的精神,开创着新一代石油人的未来。

走进英雄岭上狮子沟采油作业区的活动板房,年轻的技术员任磊正在值班。“爷爷是测井工,爸爸是修理工”,这位“油三代”考上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油田成为技术人员。

从柴达木“铁人”肖缠岐,到“感动中国”人物秦文贵,再到今天的油井工匠史昆,英雄岭上的英雄们荣誉等身。以“工匠”之名命名的“史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获得诸多专利创新成果,累计创造效益上百万元。

从“铁人”到“工匠”,中石油青海油田人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绿染荒山长精神

人民日报记者王梅

雨后西宁,南北两山碧绿通透。

30年前的南北山却是另外一个模样——“下雨泥石落西宁,风吹沙飞无鸟影。”

南北山坡陡沟深,在这里种树,西宁人想过也试过,可是太阳一晒地面就板结,树苗种一批死一批,堪称“绿化禁区”。

年,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青海省财政收入当时只有6亿元,却硬是挤出万元用于两山绿化。随后,青海省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正式成立,全面负责绿化工程,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一竿子插到底”。

绿油油的南北山上,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在山上种树的人们,与南北山的绿树一同长成了一种精神。

年,退休后的青海省副省长尕布龙担任了绿化指挥部副指挥长,上山种树。66岁的尕布龙和民工们一起修路、育苗、栽树,一身布衣,满身泥土,直到病重再也不能上山为止。

“老魏”魏民劳退休后在山上一呆就是15年,春天种树,夏天防洪,秋天管护,冬天防火。

还有王元忠,他的父亲在山上种树种了19年,后来年纪大干不动了,回了老家湟中。王元忠带着妻子上山,接替父亲继续种树……

30年来,省市两级持续不断加大投入,南北山森林覆盖率由年的7.2%提高到79%。累计有个机关、单位、部队和部分个体户参与分片承包绿化,形成了以两级指挥部为核心、各承包责任区为基础的南北山绿化造林和管护体系。

荒山变绿,源自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这种精神犹如南北山的绿色一样,植在了西宁人心里,苍劲挺拔。

情洒高原践初心

人民日报记者原韬雄

就要离开青海了,荆德刚却没闲下来。3年前,他与名第三批援青干部从四面八方来到青海。“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更何况是三年呢!”荆德刚笑言。

初上高原,低压缺氧,睡不好觉,可他一来就带上同事深入基层调研。担任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他最关心的是职业教育。在上级支持下,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调整结构,补齐短板。青海省中职招生去年扭转下滑趋势,首次突破3万人。

“职教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荆德刚欣慰地说,3年来青海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精准扶贫招生计划2余人,让众多贫困家庭看到了希望。

人没有一点精神是干不成事的。带着技术来,带着爱心来,带着好作风来,援青干部们忍受着恶劣自然条件带来的身体不适,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西马场村的一个姑娘,5年前患上重度糖尿病,每天要注射多次胰岛素。医院的医生郭刚恒,医院担任副院长,得知姑娘家庭困难,自己掏钱给孩子配备了一个胰岛素泵。孩子奶奶眼含热泪,握着他的手连声说“谢谢”。

在玉树,有“父子援青”的美谈:北京援青干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杨岳国办公室的灯是长明灯,没有请过一天病假。在他的影响下,上大学的儿子利用假期到玉树二中支教。在海西,有“全家援青”的典范:来自浙江的高爱玲与白万红夫妇,在德令哈市一中任教,儿子也跟随他们一起来到当地学校就读。

青海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援青干部与高寒缺氧为伍、与责任奉献同行,奉献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踏冰卧雪守净土

人民日报记者原韬雄

海拔4多米的昆仑山口,是由青藏公路南上进入可可西里的第一站,“环保卫士”索南达杰的雕像静静矗立,守望着这片土地。纪念碑上,新哈达盖着旧哈达,不时有过往司机停下来致敬。

年冬天,索南达杰第十二次走进可可西里打击盗猎分子,却再也没有回来。可可西里的第一座保护站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英雄不寂寞,索南达杰的故事激励着一代代可可西里的巡山队员。他们每年要在无人区奔波上万公里,风餐露宿、踏冰卧雪,用血肉之躯守护着这片净土。37岁的秋培扎西,是索南达杰的外甥,如今已是卓乃湖保护站站长。每次巡山巡线归来,他都要对着雕像默默凝视一阵。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基因库。得益于巡山队员们的守护,从年起可可西里就不再传来盗猎的枪声,保护区境内及周边地区藏羚羊的种群数量比盗猎活动最猖獗的时候增加了4万多只。

在平凡的岗位上,时而是与盗猎者斗智斗勇的战士,时而是丈量土地的行者,时而是藏羚羊迁徙通道上的哨兵,时而是救护野生动物的医生。在严酷的环境下,他们挑战着生命极限。巡山队员旦正扎西曾在荒无人烟的可可西里坚守整整66天,其中断粮20多天,被救援队发现时,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消瘦了几十斤。

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巡山队员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五道梁保护站副站长孟可嘎拉,称自己就是“藏羚羊交警”。“每年5月中旬,大批藏羚羊会向卓乃湖集中迁徙产仔,到了8月又会大规模回迁。”这个时间段内,孟可嘎拉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临时交通管制,让藏羚羊群安全通过公路。

可可西里壮美无言,比这景色更美的是可可西里的守护者们。

《人民日报》(年8月9日14版)

大美青海走向现代

当音乐家王洛宾邂逅金银滩,青海还“在那遥远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前,广袤的省域难见一寸铁路,勉强可通行的公路仅有公里。

当第一批筑路大军跋涉瀚海遍寻不着“格尔木”时,“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指向脚下荒原:“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

如今,钢铁大动脉跨万丈盐桥、越可可西里、翻唐古拉山,让“雪域天路”不再遥远;全省公路里程增长倍;7座机场架起空中走廊。

柴达木戈壁滩变成聚宝盆,龙羊峡内外建起风、光、水电能源基地,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率先推进,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西宁海湖新区秀出美丽天际线……飞越昆仑山巅,俯瞰沧桑巨变,怎不让人心潮澎湃!

与新中国同行,大美青海快步走进新时代。

来源/青海日报、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1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