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清波荡漾的高原风光。
我省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
特色产业发展让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西门村的贫困户摘掉贫困帽。本报记者黄灵燕摄
寒风凛冽。
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智后迈村,新办起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里“热气腾腾”。在村党支部书记才让加眼里,这里的只羊不仅仅是合作社运转的“本钱”,更是村里产业发展的抓手。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乡村振兴,似一条大河在汇聚无数支流后开始奔涌向前,升腾起阵阵浪潮。
乡村振兴,青海有优势,也有短板。优势是潜力,差距更是潜力。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认真把握党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的重点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振兴这个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主抓手抓紧抓牢、抓出成效。”谈思路,谈举措,省委书记王建军一语中的。
怎么振?如何兴?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将乡村振兴列为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省上下迅速行动,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一战略进行破题实践。
“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启动‘百乡千村’示范工程,以乡村振兴引领脱贫攻坚,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态势。”省长刘宁说。
祁连山下、湟水河畔,乡村振兴的种子正在处处播撒、生根、萌芽、勃发。
谋产业,让村民富起来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省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雪山乡可以当作一个代表。
谈普遍性,作为一个纯牧业乡,跟不少牧区乡镇一样,牧民十有八九以放牧为生。如果再延伸放牧这一产业链,除牛奶、酥油、曲拉之外,并无其他。
论特殊性,畜牧业之外,虫草资源丰富是其最大的优势。倘若抛开这个“靠天吃饭”的产业,牧民的收入渠道十分单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雪山乡最大的问题是发展问题,最难的问题是产业问题。
雪山乡谋求产业发展,需要靠“老底”,但不能只靠“家底”。
“在牧区,不少合作社都在生产酥油、曲拉,我们再走这条路,毫无竞争优势。”通过多次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后,雪山乡党委、政府整合了阴柯河村和阳柯河村共8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另外筹措50万元注册成立了果洛玛积雪山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生产雪糕。
“产品上市后广受好评,现在我们已经和不少超市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下一步就是要生产更多类别的产品,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玛积雪山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华青多杰告诉记者,正式生产运营后,企业每天需要收购公斤左右的牦牛奶,按每公斤8元计算,为多户牧民带来了收入。
传统产业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升级。在这样的振兴思路下,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同质性强、替代率高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花独放不是春。纵观青海乡村产业发展之路,受制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基本上以传统动能驱动的产业为主的现象依旧存在。对症下药,全省各地因势利导,从资源优势、自身特色、市场空白入手,一个又一个村子在产业发展道路上脱颖而出。
——随着茶卡游客数量的剧增,世世代代以放牧为主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夏艾里沟村牧民吃上了旅游饭,村子以“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牧户年增收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以上。
——西宁市湟中县共和镇苏尔吉村结合实际,集中连片种植露天蔬菜,积极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蔬菜产业一体化销售平台,让贫困户脱贫、让经营者获利、让种植者受益,年全村人均收入近万元。
——村民家门口务工、产品订单收购,通过充分发挥冷凉气候特点和土地、环境无污染等资源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火焰蔘种植已经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的主导产业。
……
护环境,让乡村靓起来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
以前臭气熏天、蚊蝇成群、清理困难,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加莫台村党支部书记马国元对自家及农村厕所的印象,如今,这样简陋的旱厕正逐渐成为过去。
“新修的水厕方便又干净,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这就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好变化。你看,等广场边上这个公共卫生间建好后,平时在这里活动的村民‘方便’就更‘方便’了。”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厕所是一种全世界通用的“嗅觉语言”和“视觉语言”,是文明沟通中最短的直线。然而农村厕所卫生一直是一个短板。去年一年,“厕所革命”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不断向城乡最偏远的角落挺进。
小厕所,大民生。数据显示,年,青海在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农村“厕所革命”户厕改造7.5万座。越来越多好用、实用、耐用的新型厕所走进农村千家万户,改变村民生活。
“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带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大命题。
去年4月16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农村牧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统一行动在尖扎县康杨镇城上村、同仁县扎毛乡扎毛村、泽库县东格日村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兰龙村同时举行。
作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县,泽库县的做法颇具代表性。年以来,泽库县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加以推动,探索出了生活垃圾网格化管理的“泽库做法”。年,泽库县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总体方案,定目标、定标准,一项一项推进落实。乡镇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引导牧民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改善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海东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便民桥梁20座,改造农村电网公里,改造农村危房户。
在海西州,对违规“大棚房”严格执法,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确保全面清理,整改到位,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真正做到农地姓农、农地农用、还地于农。
转风气,让乡愁浓起来
和以前相比,村里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对于海南州兴海县曲什安镇才乃亥村的村民来说,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风气。
去年上半年,村里制定了一条新的村规民约,对红白事彩礼数额、宴席规模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这种做法,在村委会主任赵生成看来十分必要,“有些人相互攀比、盲目跟风,原本的旧‘民俗’变成了‘恶俗’。通过村规民约清清楚楚地定下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喜事新办、丧事从简。巧借村规民约提升乡风文明的做法顺应了群众的要求与期待。
乡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其精神需求。依靠群众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推动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但是,有的村兴建了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缺乏文化活动,村委会没有凝聚力;有的村把乡风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给农民修活动室、送文化活动,农民自身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
看差距,补不足。
乌兰县柯柯镇托海村成立了秦腔业余剧团,通过演出和“三下乡”等活动,累计向4万余群众宣传了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成为全州最受群众欢迎的演出团体之一。
“农民演给农民看”,将道德教化与文艺结合起来,使表演者和观众都能受到教育。托海村的“文化现象”,是乌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进而催生出竞相“秀文化”的生动缩影。年以来,乌兰县积极开展“文艺培训下基层”活动,充分挖掘本土人才。如今,全县共有金子海艺术团、秦腔业余剧团等文艺团(队)20多个,逐步实现了“乡乡有特色,村村有队伍”。
振兴乡村要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也要保留优秀文化形态、保存文化基因,珍惜文化资源、守护文化根脉。青海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资源。
年,大通皮影作为河湟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大通皮影有10个戏班,多位皮影艺人常年转场于城镇乡村,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创新剧目也越来越丰富,既有传统题材,也有现实题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些乡土文化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今年全省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乡村振兴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工作之一。无论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还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又将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作者:咸文静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