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舞
土族主要分布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及同仁县的部分地区。土族地区被誉为“歌舞之乡”。舞蹈分不同的表演形式,互助地区的“安昭”舞和民和三川土族在“纳顿”期间表演的大型舞蹈及面具舞,分别代表了土族舞蹈的地方风格。这些舞蹈与民族生活、生产、习俗等相联系,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土族舞蹈与生产活动联系密切。“纳顿”一般在丰收年景才举行,若遇灾荒或庄稼歉收时,不举行“纳顿”。跳“安昭”舞也与土族群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生活愿望相关连。民和土族表演的面具舞“杀虎将”,反映畜牧业生产时期的生活内容,富有神话浪漫色彩。“庄稼其”则再现农耕生产,富有幽默诙谐意味。这些充分说明,土族舞蹈不仅源于生产活动,而且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习俗等密不可分。
《安昭》是在土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安昭”起舞时,为首的二人载歌载舞,领唱歌词,随后众人合舞。“安昭”舞蹈时先向下弯腰,两臂左右摆动数次,然后跳高一步向右转一圈,节奏性很强。随着歌词内容的不同,曲调也在不断变换,有时唱《幸中布索》调,有时唱《安昭索罗罗》、《什则因什则》、《拉热列》调,仅互助县流传的舞曲调约十四、五种。安昭舞的歌词内容主要祝福、祈求吉祥如意,如人口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
《纳顿》(土族语为“玩”的意思,也称纳顿会),是古老的土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民和县官亭乡三川地区(东川、中川、赵木川)。“纳顿”会从农历7月12日开始到9月15日结束,凡土族聚居的地方依次举行。参加纳顿会的几百名“会手”(参加纳顿会的歌舞者)身穿节日盛装,头戴草帽,手执花束、树梢、茶叶、玉米樱和各色彩旗,在锣鼓点的伴奏下,以跳转动作为主,表现人们的喜悦心情。会手们轮流表演古老、朴实而风趣的哑剧和舞蹈,其中最为吸引人的是《庄稼其》和《杀虎将》两个舞蹈。
《庄稼其》是古老的土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民和县官亭一带。“庄稼其”舞蹈出场的人物有老农和儿子,婆婆和媳妇均戴有面具,另外两人扮牛拉犁,围着场面边走边舞,做滑稽状,逗人发笑。“庄稼其”也叫教子务农,其内容是老农以“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地里翻土块”的道理教育儿子安心务农,给儿子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其舞蹈动作主要以转、蹲、跳等模仿生产劳动的形体动作来表达剧情。
《杀虎将》(意为杀虎英雄)是古老的土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民和县官亭一带,是土族“纳顿”会上表演的主要舞蹈之一,为面具舞蹈。表演时,“杀虎将”的扮演者头戴长角的牛头面具,身着战袍,手执长剑,此舞主要反映的是,两只老虎和两头牛相互摔跤,双方都有胜负。“杀虎将”的表演集中而形象的反映了土族人民战胜兽害,保护人畜,祈求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於菟舞》是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於菟舞”流传于同仁县年都乎村,舞者为七名面部和身体画有虎豹纹的土族男青年,伴奏乐器为单皮鼓和锣各一面。其舞蹈动作为拟虎状的跑、跳、吸腿垫步等。表演时,“拉哇”(法师)向众於莬舞者发出旨意,赋予神力,指挥他们驱除邪魔,为民除害,保一方平安。
《踏灰舞》土族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大通县境内。该舞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踏灰舞源于山区土族人民烧土为肥、踩踏松土和祈盼丰收的生产劳动场面,后不断变成为娱乐性舞蹈,舞者数量可多可少,没有具体限制,男女舞者围圆圈弹跳嬉戏舞蹈。通常边歌边舞,手舞足蹈,灵活发挥,表现了土族人民诙谐幽默、吉祥快乐、幸福安宁的场景。
《土族鼓舞》又称“土族跳鼓舞”,流传于民和县的三川地区。舞者道具为“简鼓”,两边鼓面为牛皮,鼓面绘有太极图图案,鼓身绘有龙凤、云纹图案。另外还有持锣、鼓、钹的数人伴奏,表演者一般在20人左右。表演时8位鼓手整排上场,舞蹈动作有“凤凰展翅”、“鹞子翻身”、“牡丹花开”等多种段落,队形变化多样,舞蹈动作活泼、激烈,造型优美。
《傩舞》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以称“傩舞老秧歌”。主要流传在大通县境内,该舞表演一般由四位演员组成,这是因为在“社火”中遗存了唐开元以后傩仪式中“方相氏”为四人表演的习俗。现今大通社火队伍中“老秧歌”的角色大多是由四个演员组成,演员头戴羊角帽,帽子上贴满了黄色烧纸剪成的碎纸条,在帽子口沿左、右两侧各贴有一个用烧纸折叠成的扇形“玛子”,并且他们翻穿皮袄,扎腰带,手持贴有碎纸条的短木棒,腰挎腰鼓等。该神祇不只是在社火演出中参与表演,它还常常被民众请到家中“踏煞”“驱邪”。
文/陶万民整理
刊发于《青海日报》
责编/何娴珺
监制/魏慧敏总监制/薛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