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川教育琐忆晚清时期樊汊的义学和书社

黄炎庆

版《江都县志》页有两段扼要的记载:“樊川设同仁堂、文惠堂义学。”“育才书舍,舍址在樊川镇,创于年(光绪二十八),樊川厘捐局兴建。”有关记载仅此而已。欲知详情,特地查阅了《民国三续高邮州志》,《民国三续高邮州志》也是这样,分两段表述。

第一是“义学”,“樊汊镇邮界义学初年同仁堂,在长在庵巷内。同治十年,镇董经正,购屋设立,并与泰界人合置堂子巷口市房一所,分租为义学经费。后因生徒日众,迁义学于三元巷,更名为文会堂,后因房隘,再迁入连庆余堂。此堂本邮、泰公共施材局所,清末科举停止,镇人沈庆松、樊榜等人禀请改为两邑公共小学堂。以上民立(原文如此,无标点,摘自《三续高邮州志》卷二、八十九页“义学”)”

由于年深日久,州志中所提的义学和书社的地址,以及有关的人和事有必要加以说明,以飨读者。

据我所知,“长生庵巷”在清末已不复存在。昔日“长生庵”在今万年桥(俗称大桥)西堍,绸缎、棉布、南北货商店莫泩记的后身。解放后被樊川供销社中心商店和几户居民占用。州志中所提“同治十年”即年,辛末,距今年。“镇董经正”,“镇董”相当于樊汊镇镇长。“迁义学于三元巷”,三元本指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是指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获第一名,喻指连续击中三元,樊汊三元巷里有学宫,故名。年以前是泰县国民小学所在地,樊川失陷之前,笔者曾看到有一通碑,依稀记得是记载某位官员晋级的事例,只可惜后来不知去向!年樊川卫生院在“小梁山”即今胜利街后街兴建门诊大楼,有路通三元巷,不知哪位老爷在三元巷进口处,换上“健康路”牌,毫无道理。

同仁堂义学迁到三元巷,更名为“文会堂”,而版《江都县志》却写成“文惠堂”,窃以为,为尊重历史,应以《三续高邮州志》中的“文会堂”为准。州志提及“镇人沈庆松、樊榜等人禀请改为两邑公共小学堂以及民立”,由此可见沈庆松、樊榜等都是关心地方教育事业的热心人。

沈庆松本人是清代廪生,国学生,曾得益于义学,他为回报社会,义无反顾。他生子沈仲璜,生孙沈道坦(-),世居樊川老“三洋河边”(古地名,今三洋街)。

樊榜是武秀才出身,他深感文化知识的重要,踊跃参与兴办义学。樊榜生子樊光涛,年任招贤小学首席校长,英文造诣较深,招贤小学内设初中班,他又兼任级任导师。日伪猖狂,樊光涛离开樊川,樊榜后裔迁往他地谋生。樊川义学有关情况说明就到这里。

第二是书社。州志卷二,第九十页记载,“光绪二十八年,樊兴釐捐局委江都即补县朱宝森(州志卷三有称朱宝林为樊兴釐捐局委员之说)设育才书社于樊汊镇,招诸生,月课两次,朔赠膏火,望赠书籍,凡二载。去时捐资购二十四史一部、九通一部,并新出西学书十数种,赠本镇诸生传观。嘉惠寒畯,不遗余力,镇人至今称道不衰”。这段记载,讲的是公元年,壬寅,增设育才书社,捐赠部门是釐捐局(相当于今日之税务所)。

关于“书社”的表述,比之“义学”则有所不同,前者仅需作出一些说明,而“书社”这段文字比较晦涩,难读难懂,就要进行一番研讨。

例如说其中的“育才书社”的“社”和“朔赠膏火,望赠书籍”的“朔”、“望”、“膏火”,还有嘉惠“寒畯”的“畯”。以下笔者初步研究,一孔之见,尚希方家指正。

第一点,关于“育才书社”的“社”,《三续高邮州志》中的原文是书社,而版《江都县志》为“育才书舍”,综合辞书,一般人可以把书店称为书舍。樊川育才书社并不卖书,而是将社员之名籍于社簿,所以书社又称“里社”,它实际上是历来实行的一种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它的定义是将在社员之名籍书于社簿。此外,印书的机构的名称,可以叫齐鲁书社、岳麓书社等等。同属管理体制,所以,樊川育才“书社”不可称之为育才“书舍”。

第二点,粗略阅读《三续高邮州志》,容易忽略“朔赠膏火,望赠书籍”字面的含意,“朔”乃农历每月的初一,“望”乃农历每月的十五。读过《前赤壁赋》的都会记得“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斗之间”这里的“望”就是农历十五,朔为初一,就不会搞错。此段文字中的“膏火”是什么意思?不可片面或狭义的认为是开支或费用。高邮州志中的“膏火”是比喻夜间工作的费用,一般多指求学的费用。它的释义有三:①照明用的油火②特指夜间读书用的灯火,因亦借指勤学苦读。③指学习用的津贴。“膏火”的出处《庄子·人间世》:膏火自煎也。举例说:①照明用的油火。宋·苏轼《上元夜》诗“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释义之二,特指夜间读书用的灯火,因亦指勤学苦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三年膏火,冀博一第,不图竟落孙山。”

释义之三,指供学习用的津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凡族中为官者,皆有帮助银两,以为学中膏火之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在局里,却还是当一个学生的名目,一个月才四吊钱的膏火,你叫他怎么够用啊。”

梁启超《辛亥革命的意义》:“前清末年办学堂,学费膳费书籍费,学堂一揽干包,还倒贴学生膏火。”

上述多个例句解读了“膏火”广义。从中我们得到全面的理解,而不是盲人摸象。

最后,关于“嘉惠寒畯”,必须认真研读,深刻领会。

“畯”,拼音是“jùn”,指中国西周时管理奴隶耕种的官。它的释义:指中国西周时管理奴隶耕种的官。它的基本定义从名词角度来看:

(1)指中国西周时管理奴隶耕种的官。《说文》:“畯,农夫也。”按,农官也。

《诗·豳风》“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读风偶识》“太平日久,上下恬熙,始不复以进贤为事,是以世胄常蹑高位而寒畯苦无进身之阶。”

(2)又如:田畯(田啬夫)

(3)农神。如:田畯(农神)

从形容词来看,(1)通“俊”。才智出众。如:畯民(贤明的人);畯臣(贤臣)

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2.通“峻”。崇高。如:畯德(有崇高才德的人);畯望(指德高望重的人)。

关于“畯”字读音,据《康熙字典》《唐韵》子俊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峻切,音俊。《说文》农夫也。一曰典田官。《诗·幽风》田畯至喜。《传》田畯,田大夫也。《康熙字典》中有关“寒酸”词条,从略,这里不赘。

《笺》司啬,今之啬夫。《诗诂》周礼无田畯之职,盖六遂中,邻里鄙酇县遂之长。高者为大夫,者为士,通称为田畯。

又《正字通》野人曰寒畯。唐郑光禄勋举引寒畯士类多之。俗读寒酸。

但是“俗读寒酸”,并不是等于把“寒畯”读作“寒酸”,看来是个枝节问题,却不可小觑。容易误把“寒酸”丑化贫苦学生,把穿戴差一些的说成酸相,紧缩开支的说成酸气。殊不知白字先生谬种流传,贻笑大方。然而,今日重温《三续高邮州志》就是要弘扬义学精神,以先贤为楷模,为榜样,关心地方教育事业,努力办好中小学校,造福子孙后代。

年5月24日

作品原创:黄炎庆编辑:纪树青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6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