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零钱,翻找出一张面值最大的,双手就要塞到法官手里,并哽咽着说:“真的辛苦了,很感谢你们,路上买点水喝吧。”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刘文骥法官双手将老人手中摊开的零钱重新捏回老人手中,并紧握着老人的手说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钱您留着给孩子用吧……
至此,杂多县人民法院这个历经两任法官、审判团队,往返行程近公里,调查、追加被告、调解跨时一年多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宣告此案圆满办结。
“法”的接力棒勇而承之传公正
年11月17日,杂多县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案件原告更某系青海省同仁县人,于年6月8日随同县籍被告夏某、杨某至青海省杂多县务工,期间被告夏某、杨某与被告马某签订劳务合同。6月23日,原告更某不慎从施工架坠落,导致脊柱骨折,先医院、医院进行治疗,后经鉴定原告胸12椎体骨折手术治疗构成十级伤残。案发时原告尚未满18周岁。
该案立案时,正值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张楠法官在杂多县人民法院挂职交流期,该案分配至张楠法官承办。因案件原、被告均分散在外州县,原告因伤残长期卧床疗养,其法定代理人仁某(系原告之父)文化程度低且不懂汉语,使案件取证困难,杂多县法院负责该案件的法官、干警们在办理此案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力。
年7月张楠法官结束挂职交流返岗前,将该案件的所有资料悉数交接给了刘文骥法官,两任法官就该案件的相关情况多次探讨,并奔赴原告所在地进行调查、前往西宁市追加被告、与保险公司积极协调、组织原被告调解,但因各种原因当事人双方未达成调解协议。张楠法官结束交流返岗后,杂多县法院副院长刘文骥同志勇担重任,全权接手该案件,接下了公平正义的“接力棒”。
“法”的接力棒协而调之传责任
年3月20日星期日,正值春分时节,刘文骥法官再次前往西宁市,提前联系该案件双方当事人,使该案件“苏醒回春”。自刘文骥法官承办该案以来,始终坚持“法官多走路、群众少跑腿”,携其团队干警多次奔波于西宁、黄南等地,积极联系案件双方当事人,因原告后续手术治疗需精心调养,其法定代理人仁某不懂汉语、文化程度低等因素,承办法官在原告与被告某保险公司协商赔偿事项、计算赔偿金额等过程中,指导并监督全过程,确保原告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3月21日,在该案件前任法官张楠同志积极主动的协调下,西宁市城中区法院对该案件的办理提供了审判庭、安保人员等,张楠同志本人也协助参与了案件的调解过程,对于案件的圆满解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两任法官守义持正、循法而行,共同努力下,此案一年多以来的僵局终于被打破,案件也以原告更某获赔,被告无异议的圆满方式协调解决,这也是两任法官及审判干警们共同努力且希望看到的结果,原告更某及其家人也终于获得了这份期待许久的正义。
基层法院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处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最前沿,杂多县人民法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法治为民效能,切实履行法治建设职责,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原标题:《“法”的接力棒传公正更传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