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下,同仁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维稳大局,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突出重点、驱动创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平安同仁、和谐同仁、文化同仁、美丽同仁、幸福同仁”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构建高效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守法普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普法工作。各乡镇、市直各部门对应建立普法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负责、全民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二是健全普法责任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年)》《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七五”普法和法治宣传工作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七五”普法工作的开展。同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制定《年度同仁市国家机关和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完善部门行业分类、分众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三是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将“七五”普法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考核内容,同党建共性目标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推动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同时,全面推行科级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制度,将学法用法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纳入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实现“德、能、勤、绩、廉、法”六位一体综合考核。四是健全保障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抽调专业人员组成讲师团,在乡镇组建农牧区法治宣传教育骨干队伍,做好专业普法。加强经费保障,将年度普法经费按人均2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近五年累计投入51万元。
构建多元模式的宣传教育体系。一是持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采取“以案释法”、集中宣讲、专题讲座、媒体平台推送信息、普法考试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学法、用法意识。截止目前,共开展学校送法活动余场次,送法下乡余次,村(社区)、寺院集中宣讲场次,受教育师生1.8万余人次,发放各类藏汉双文法治宣传资料、宣传用品70万余份,悬挂横幅条,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25万人(次)。在寺院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内容的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寺院僧人开展普法统一考试,进一步提高僧侣的法治意识。积极开辟校园法治教育第二课堂,扎实开展主题班会、模拟法庭等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二是创新载体阵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