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援青六个坚持打造组团式教育医疗帮

近年来,天津援青坚持“志智双扶、鱼渔兼授”,大力推进智力援青升级加力,充分发挥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作用,突出“六个坚持”,打造黄南州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升级版”,努力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教团队。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持续补齐教育医疗短板通过“植入式”技术输入、示范引领、培训指导等“输血”方式,全面提升了受援单位的学科水平。州医院“心脏介入”“腹腔镜”“宫腔镜”“肺栓塞溶栓”“磁共振肝胰成像”等31项新技术空白,手术增长33.49%,出院人数增长17.46%。年州中学文理科高考上线率均为%,一本上线7人,创历史最好成绩。通过实施医教业务骨干培训工程、“师带徒”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学科论坛、特色学科教研活动等“造血”方式,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教人才队伍。坚持“硬件软件”相结合,精准发力教育医疗弱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补齐基础设施硬件短板,投入1亿元建设州职业学校,投入万余元用于州中学及四县教育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购置信息化教学设施;投入余万元投入组团式支医,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设、配置部分医疗设备等。针对内部管理不规范问题,分别为组团式帮扶团队配备1名管理人才,采取1N组团模式(1个管理人员N个专技人员),直接为受援单位进行管理输入、理念植入、制度导入,精准发力管理“软件”问题,先后制定出台管理制度18个,促进了医教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坚持“短期长期”相结合,增加对口支援持久动力按照黄南州所需和天津所能相结合,精准选派10个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团队。团队在固定的帮扶期限内(一般为1-1.5年)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发挥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作用。同时,组织两地的教育、医疗卫生单位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一对一、点对点进行持续恒久帮扶。全州共建立结对帮扶学校29对,医院14对,在教育医疗领域基本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对口支援团队定期发力,加上结对帮扶的长期助力,呈现出定期加长期、内力加外力、久久为功升级加力的帮扶格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全面提升帮扶效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坚持线上和线下充分结合,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实现了优势互补、信息共享、资源共用,通过互联网为受援单位赋能、提质、增效。投入万元医院内部网络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设,医院与对口帮医院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培训、远程影像传输。投入80万元完成与天津对口的10所学校远程教育终端建设,打造了空中课堂,实现了津青两地同上一堂课。坚持“交流交融”相结合,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不断扩大教育医疗交流交往广度和深度。在教育医疗领域,打造了“名医进黄南”和“名师进黄南”两个品牌交流项目,每年有近名师生参与交流互学,名医进黄南受益群众0多人。“医疗质控进黄南”、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进高原、光明高原行等活动成为常态性卫生交流项目。每年选派医疗、教育领域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到天津进修学习、跟岗研修、理论培训、实地观摩、经验交流。组织名黄南牧区优秀学子开展津青一家亲访学互动,举办天津黄南高中民族班,年再扩招40人,天津在读黄南州学生达到名。通过津青两地的交流交往,促进了观念互通、思路互动、经验互学、作风互鉴。坚持“有限无限”相结合,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组团式帮扶不仅要真金白银投入,更要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是有限的,但真心实意付出是无限的。州中学7名援青教师不顾路途遥远,利用休息日到单亲、留守的藏族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为困难学子捐款捐物,鼓励困难学子自立自强。医疗团队组织8位知名专家赴同仁县11个贫困村,开展为期5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义诊活动。举办“情满草原”义诊活动,免费诊疗困难群众人次,把爱心送到了困难群众的心坎上。有的医生吸着氧坚持为藏族同胞义诊、有的忍着病痛为藏族群众祛除病痛。援青医生被当地群众尊称为“菩萨”。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因为有了有限和无限的有机统一,让援青团队和当地群众自然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4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