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上青海新闻网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0/9084075.html

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把坚定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

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故此,笔者从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青海是中国特色文化重要的保护地、青海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缩影地三个维度,来阐述青海的文化自信。

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古代文明都是河流文明,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文明古发源地中:孕育着整个阿拉伯文明的古巴比伦,其发源地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着整个非洲文明的古埃及,其发源地是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孕育着整个南亚文明的古印度,其发源地是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走过年文明历程的中华文明也不例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与青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早期人类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等9个省区,是中国人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曾经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不仅是因为这里孕育着长江、黄河,在考古挖掘中,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青海高原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考古挖掘的文化遗址中,黄河流域出现了一大批早期文化,最近的考古发现,将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的时间从4万年前推至16万年前;早在2-3万年前,人类就已在青海高原创造了远古文化,在沱沱河沿、海西小柴旦湖等发现距今2-3万年前的旧石器等物品。在距今年的贵南拉乙亥、宗日文化遗址,距今年的马厂文化遗址,以及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公共墓地、民和喇家遗址,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生活器具和玉器、青铜器等礼器,还有石镰、石刀、骨铲等收割工具和挖掘工具,并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等谷物加工工具,以及中国最早的小麦麦种。这是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历史上的青海,总是笼罩在这种朦胧之中,一再被猜想、被误解,很多人对青海省的印象大多就是青海湖和青藏高原,事实上,青海不是只有青海湖,青海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一点更为世人所不知。著名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史前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一书中指出:“彩陶发达的中心无疑是黄河流域,西起青海,东迄河南,青海史前文化与中原有一脉相通之处,其为中国文化的孕育地,当无疑问也”。翦伯赞在《先秦史》中指出,“在野蛮时代之初,分布于甘肃、青海一带的诸羌之族,亦开始新的迁徙,一批批昆羌人走下昆仑山,来到东方,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顾颉刚教授在《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中提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的始祖炎黄首先是羌人的祖先,然后才是华夏族的祖先”,“不仅以炎帝为宗神的古代羌人生活在今青海祁连山南北河湟之地,而且青、甘、陕、川一带是炎黄部落联盟活动主要区域,成为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青海青,黄河黄,还有那滔滔的扬子江,牛儿肥,马儿壮,昆仑山下好牧场,白云千里鸟飞翔,我们发源在青藏高原,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故乡。”这是上世纪40年代,罗家伦先生在西北进行学术考察,用《中华民族的故乡》这首诗,来阐释青海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青海是中国特色文化重要的保护地

青海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山脉高耸,气候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依凭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特色文化重要的保护地。年6月至今,全国仅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青海设立了热贡(黄南)、格萨尔(果洛)和藏族文化(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量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同样,目前,全国拥有3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青海就拥有热贡艺术、藏戏、花儿、格萨尔4项。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年8月27日设立。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隆务河流域,在藏语中被称为“热贡”,这里走出了一代代大批从事民间佛教绘塑艺术的艺人,足迹遍及青海、西藏自治区、甘肃、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从艺人员之多、技艺之精妙,都是其他地区所少见的。这些艺术统称为“热贡艺术”,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热贡艺术融合了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其中,唐卡、雕塑、堆绣、剪纸、壁画、藏戏等项目历史悠久,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黄南藏戏、热贡艺术、热贡六月会、泽库和日寺石刻技艺等项目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热贡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已与生于青藏高原、长于黄河流域的热贡人民的农牧生活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热贡地区独特的文化生态。热贡是安多地区藏文化艺术中心之一,热贡文化是高原多民族融合、长期共存的见证,是青海文化的一枝奇葩。

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年8月设立。该区的设立对于优先抢救保护《格萨尔》文化及其范围内自然环境、历史遗迹的原生态、现实性、完整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果洛藏族自治州是全国《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表现形式最独特、本真性保持最完整、说唱艺人最多、影响最广泛的地区之一,享有“《格萨尔》故乡”的美誉。以《格萨尔》史诗为核心的格萨尔文化是藏族民间文化传统的杰出代表,已融入到青海果洛民众的精神血脉,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故事曲折、生动形象、意蕴深厚,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藏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在国际学术界有“东方的荷马史诗”之称,成为认识藏族文化的桥梁。《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至今还在不断创造的“活着的史诗”,其独特性、多样性、活态性成为世界罕见的文化现象。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年2月设立,从国家层面对玉树地区的文化与生态作整体性保护,充分考量三江源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保护藏民族文化遗产,更加全面地彰显藏区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青海成为首个有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省份。玉树是青藏高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三江源是玉树藏族文化赖以产生、发展和延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千百年来,世居玉树的藏族先民在劳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信仰。他们尊重生态伦理,与自然和谐共处,留下了一方净土,造福本土及三江流域的各方民众。这里的歌舞、民间工艺、民俗节庆、史诗文化等多元文化编织出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态。玉树藏族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和政府对玉树藏族文化根脉和生成土壤的综合保护,传承好千百年来滋养玉树人民的传统本土文化,维护好、发展好玉树独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中下游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省委党校一级巡视员、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53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