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2月5日,记者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尕沙日村泥塑手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尕藏才让的传习所,一件泥塑作品摆放在制作车间,作品中两位老人席地而坐,小孙子趴在一旁,一家人满脸洋溢着幸福笑容。过去一年收获的喜悦,都展现在这件雕塑作品中。
土泥巴变金饭碗年产值超过万元
腊月二十,乡村里的年味总是会比城市多几分。同仁县尕沙日村,有的家里在忙着擦玻璃,有的家在忙着炸油饼。虽然村里的唐卡画院和泥塑传习所的学员都已经放假回家,但尕藏才让仍忙着在传习所布置展厅。春节一过,尕藏才让的泥塑传习所将扩大招生规模,让更多农牧民通过泥塑这门传统手工艺增收致富。
“你看现在就剩我一个人在忙活,传习所里的工人赚上了钱,学员学到了手艺,大家都回去高高兴兴过年了。”尕藏才让一边整理着地上大大小小的泥塑作品,一边笑呵呵地跟记者说。
尕藏才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贡艺术泥塑的省级传承人,16岁起,尕藏才让就在爷爷的影响下学习泥塑。“我经常跟学生说,学泥塑三年学基础,七年才能独立完成一件作品,泥塑是很苦的工作,要用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的精神去做,才能做好。”说起泥塑的学习制作经历,35年只专注于一件事的尕藏才让有点激动。
年起,尕藏才让在尕沙日村开始筹办一家集展厅、传习教室、加工车间、食堂、宿舍等功能于一体的传习所。如今,传习所培养的学员有两百多人,每年制作的泥塑艺术品上千件,年产值达到万元以上,拓宽了当地贫困户的增收渠道。经过两年时间的准备,今年3月,扩大规模后的传习所将正式投入运营。
建立传习所传统手艺薪火相传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等多地的文化广场上,尕藏才让设计的雕塑向国内外游客展示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多年来,经过尕藏才让设计、改良的泥塑作品现有百余种。截至目前,仅在尕藏才让的传习所,就有数千件泥塑作品漂洋过海,远销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尼泊尔等国家。
取土、和泥、成型、线描……经过数十道工序,一团泥巴在尕藏才让手中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在他的传习所和家里,或大或小、或鲜艳或素雅的泥塑堆得满满当当。
正是这门手艺,不仅让尕藏才让,也让更多群众走上脱贫的道路。多杰是尕沙日村的贫困户,放牧是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去年,多杰在尕藏才让的传习所当工人,每天收入至少一百元,跟以前放牧打零工的收入相比,去年三万元的年收入让他很满意。
2月5日,记者见到多杰的时候,他正准备带着家人到县城买冰箱。“我现在一边学手艺一边赚钱,以后学会了我还可以自己带徒弟,生活比以前稳定多了。家里冰箱坏了,快过年了,我们准备买一台新冰箱。”多杰说。
之所以说尕藏才让的过去一年是收获的一年,除了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外,尕藏才让的另一个学员扎西也在去年创办了自己的泥塑工厂,虽然规模不大,可来自省内外的订单数量不少。
传统手工艺让农牧民增收有门路
黄南州文化体育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南热贡艺术,还包括堆绣、木雕、石雕、泥塑、建筑、金银饰品、民间戏剧等诸多门类。近年来,黄南州积极打造民族手工等黄南的传统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工程。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大融合、全域化发展,大力推进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全力打造世界唐卡艺术之都。
随着国内外对热贡艺术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如今热贡画苑以及泥塑、木雕、石雕制作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传习所的建立,更是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和青年的就业问题。黄南州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还加大艺术品开发和人员培训力度、组建集团公司、规划建立艺术品一条街,通过打造集旅游、休闲、体验、购物于一体的文化街区,将热贡唐卡、堆绣、木雕、剪纸、银饰、石刻、服饰等研发生产与现代商业展售相结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企业和热贡艺人,初步形成了以唐卡、雕塑、堆绣、石刻技艺等为主的文化产业群体。
记者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了解到,自年以来,我省纳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的6个藏族自治州陆续推动实施17个文化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20多个亿,文化企业由最初的户增加至现在的户,从业人员从3万人增加至4.4万人,同仁热贡文化艺术产业示范区、海南海北环湖文体旅游融合示范区、玉树康巴文化风情体验示范区等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在年底时,我省藏区文化产业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4亿元,保持了20%的高速增长,高于当地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不少文化项目已经成为藏区农牧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西海都市报记者吴梦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