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理想,绽放光芒,梦想的力量不可估量;清波碧浪,有你们在我身旁,靠着臂膀,燃烧着自己的光亮。”这是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歌《与你同在》中的歌词,也是海大青年扎根西部教书育人、爱心接力扶贫帮困的真实写照。
无私奉献的支教精神薪火相传。20年来,大连海事大学共招募并派遣名优秀学子赴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4省区6县13校支教扶贫、学习实践,为提高支教地区教育水平、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支教路,一生西部情。希望海大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传承和弘扬支教精神,鼓励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0月1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对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批批海大学子正接续奋斗,用青春和汗水践行海大支教精神,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爱国奉献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孩子们收到爱心图书。
开展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
支教队员在为学生上课。
薪火相传
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建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大连海事大学级研究生潘晓丹主动申请,作为全国首位、也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位以在读研究生身份参加该项目的志愿者赴青海化隆县支教,拉开了海大学子爱心接力的序幕。
薪火相传的研究生支教工作,成为大连海事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生动实践,也成为大连海事大学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推进“课程思政”的有效方式。
20年如白驹过隙。今年8月初,大连海事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服务队队长张成和4名队员,带着对雪域高原的无限向往来到西藏,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踏上这片土地,面对一张张淳朴的笑脸,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孩子们的‘眼睛’,带领他们看到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张成说。
与此同时,其他3支支教队伍也怀着“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从平原到高原,横跨祖国东西,奔赴青海、云南、四川,走上三尺讲台,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人群、不一样的饮食、不一样的气候,都让支教团成员们对异地的一切感到陌生。不过很快,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进入了新的角色。
支教是一件严肃而又艰苦的工作。大连海事大学研究支教团项目负责人熊婧贻介绍,为了给孩子们带去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学校选拔志愿者的要求十分严格,还会让成员们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和生活技能培训,派遣他们在大连海事大学附属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跟班教学实习,来提升教学技能。
支教地区专业教师流动较大,哪里缺教师,支教团成员就前往哪里。他们负责的课程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几乎所有课程,年级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人均周课时量约20节。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将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和兴趣学习。在这群“大哥哥、大姐姐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成绩大幅提升。
“支教团成员真正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西藏自治区桑日县中学校长罗列称他们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20年里,大连海事大学共招募派遣名优秀学子赴青海、四川、西藏、云南四地的学校,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爱与希望。累计服务学生超过1.1万人次,募集捐赠爱心物资超过万元。这支队伍在支教地被誉为“学识好、团队好、成绩好、口碑好”的“四好”团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各类团体和个人荣誉96人次。
第10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李康(中)辞去待遇良好的工作,回到青海继续志愿者公益事业。
汇聚爱心
播种爱的希望
“这些衣物都是学校团委通过多种渠道募集资金采购的。今后,我们还将募集更多资金,让更多贫困学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除了开展支教活动,研究生支教团一直致力于汇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帮助西部贫困学生。
捐资助学活动是支教团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扶贫开发的集中体现。通过建立服务学校贫困生档案,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资助平台,支教团建立了“贫困生信息采集—网上信息发布—联络洽谈—物资接收—物资发放—信息反馈”的工作机制,保证工作公开化、透明化。
第5届支教团成员杨健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之余,还担负起青海省财政系统电脑网络知识普及工作,并为各个部门搭建局域网、建立网站,推动当地电子政务进程。通过进行电脑、网络维护,为同仁县多个部门节省办公开支数万元。
第10届支教团团长李康在支教结束后,一直深深热爱着曾经奋斗过的那片热土,最后毅然辞去待遇良好的工作返回青海,成立了同仁县志愿者协会和同仁县公益协会,建立七彩小屋、“新希望”培训学校和“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