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谋发展真情润高原
——六省市援青工作综述
三年前,怀揣着对高原的敬畏,肩负着对口支援的使命,憧憬着青海美好的未来,上海援青干部张沈彬从上海来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接过对口支援“接力棒”,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为玛多县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引入旭利高原生态农牧产业科技示范园助力玛多生态畜牧业发展、引导社会组织“腮红娃娃”拓展玛多藏羊在沪销售渠道、对接上海7家用工企业和黄浦区就业促进服务中心,为当地农牧民搭建务工渠道……在他的努力下,玛多县的牧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增加了获得感,提升了幸福感。
第四批六省市援青干部人才三年来聚焦受援地需求需要,以辛勤地付出和身后的优质资源,为各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图为位于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天津援建企业青海聚能活力源饮料有限公司瀞度水厂。公保安加/摄
一衣带水情,三载难诉清。
三年来,第四批六省市援青干部人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打造“高地”建设“四地”需要,用坚韧书写忠诚,用实干彰显担当,为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贡献,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援青答卷”。
人民至上
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援青伊始,江苏省援青贵南县工作组根据在调研中发现的农牧民“身边难事”,将此固化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全面聚焦民生“小急难”,着力办好“援青微实事”。三年来,工作组通过“援青微实事”实施服务项目9个,涉及脱贫、教育、就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内容,共投入资金、资源累计万元,受到了当地农牧民广泛好评。
三年来,援青六省市聚焦民生领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善教育基础、保障医疗卫生健康,着力提升受援地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山东省突出特色专科建设,通过“大巡诊、强专科、智慧化”,累计开展白内障、先心病等巡诊活动余次,惠及群众5万多人次,对9家医院20个特色科室开展靶向支持,医院,医院,先后创建鲁青肺癌诊疗中心、鲁青消化病诊疗中心等7家诊疗中心,实施海北藏族自治州智慧健康信息化工程,推动海北全州医疗健康数据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实时互联互通、与山东省级健康医疗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医院之间互联互通,使海北人民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与山东一样的医疗服务。
浙江省打造的初中“杭州班”、高中“浙江班”、“海西异地班”成为教育援青金名片;借鉴浙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助力海西州高级中学高考一段率逐年提升至61%,创历史新高,德令哈全市中考成绩跃居全州第二;浙江学前教育专家赴海西州开展幼儿园“班级保育教育”质量诊断性评估,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
天津市实施“格桑花”民生工程,在受援地黄南藏族自治州四县(市)筛选12个试点村落,打造具有黄南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美丽乡村试点村。实施黄乃亥乡重点贫困村“甜水入户”工程,一次性解决户人及头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永远告别“宁肯给桶奶也不愿给碗水”的历史。实施泽库县“补短板”连通工程,投资万元修建连通王家乡、泽曲镇、宁秀乡涉及3个镇共户、人的村路工程,解决沿线自然村社牧民群众“出行难”问题。
立足特色
产业发展再添新引擎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平均海拔米以上,独特的冷凉气候非常适合羊肚菌等低温食用菌的生长。上海援青干部们看准这一有利自然条件,通过协调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帮忙技术攻关,在全国范围首次创造了在海拔米以上高原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先例。如今,由上海市着力打造的班玛县江日堂羊肚菌产业基地不仅吸引到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更成为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把“金钥匙”。“以前种青稞每亩只有元收入,现在拿出土地调整种植结构,就能分到1万多元。”班玛县江日堂乡多日麻村村民扎西说。
发展要靠产业,产业要有特色。援青六省市聚焦我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推动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优势嫁接,不断赋能我省绿色发展。
上海市大力推动果洛州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特色种植业、文旅等绿色产业,持续在提升特色产品附加值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持续推广“公司+牧户+基地”的产业链模式,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和现代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深化“产业联动”。在玛沁县大力扶持当地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项目,极大提振了当地牧民走特色养殖业发展路子的信心。在达日县通过整合达日牦牛产业链,促进了牦牛肉产销一体布局。班玛县高原特色菌种产业、玛多县饲草基地、甘德县牦牛产业养殖基地培增计划等项目多点开花,为当地特色品牌的走上提质量、增效益、优生态的发展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江苏省充分挖掘苏青双方经济互补性、互利性,培育壮大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四大传统产业,重点围绕农牧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大数据等内容推动海南藏族自治州与江苏相关企业开展高水平分工合作,推动援受双方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加速融合。重点打造“海南州江苏绿色工业园”,推动中能建江苏院、江苏中信世纪新材料公司等助力海南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围绕海南州全域旅游建设,邀请江苏文旅企业参与海南州文旅产业发展。
北京市通过建基地、拓渠道、创品牌,抓管理,推动玉树藏族自治州传统畜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转变,实施玉树牦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项目,扩大玉树牦牛品牌影响力。支持文旅融合发展,设立“玉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全方位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同时,全方位助力打造“三江之源圣洁玉树”文旅品牌,让“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玉树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筑巢引凤
自我发展增添新动能
年5月,江苏汇鸿集团与我省重点合作项目——青海汇鸿供应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为构建东西部协作和产业援青的新支点。成立以来,积极强化与汇鸿集团兄弟公司资源协同,努力开拓会展、电商、食品冷链等相关业务,通过开展青海特色产品直播专场、举办“青海优品·走向全球”对外贸易线上对接会等活动,推动销售枸杞、藜麦、蜂蜜、青稞、牦牛肉等青海扶贫农副产品,实现进出口额千万美元,有力地促进了青海特色产品更好地走出去。
立足受援地人财物匮乏实际,援青六省市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瞄准、精准发力,着力在打基础、利长远、管根本的事情上下气力,着力增强受援地发展内生动力。
天津市聚焦主导产业补链,围绕黄南州生态有机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中藏医药产业、生态水产业、新能源产业五大重点产业,通过展会招商推介等方式,引导天津企业加强与黄南州的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并以“名企进黄南”活动为契机,引进27家津企落户黄南。浙江省紧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盐湖、清洁能源、生态旅游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四大产业,借力青洽会、浙江援青十周年经贸合作推介会、“百名浙商进海西”系列活动,通过设立“双招双引”窗口、建立数字赋能招商平台,吸引浙商和龙头企业参与海西州“四地”建设。推动海南州最大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江苏远景能源海南州公司建设;引进江苏斑马软件有限公司落地海南,打造海南州家政服务规范化发展和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三年来,江苏省持续引导江苏有关企业在海南州新能源新材料、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等多领域投资兴业。
聚焦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短板,山东省立足海北所需,坚持精准选人、平台聚人、高效用人、多渠道育人,组建“山东援青人才库”,不断深化“组团式”帮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通过团队带团队、师带徒、一对一带教等方式,培养当地医疗、教育等专业技术人才人次,努力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上海市发挥人才、智力资源丰富完备的优势,优化整合“3+7+N”干部人才能力提升计划,通过人才项目洽谈会等平台,为果洛州引进人才项目30项,拟引进或已引进各类人才68名,逐步形成了内培外引、内外循环的智力帮扶格局和人才引进模式,为果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各方面人才基础。北京市聚焦引才赋能,通过设置北京培训班、州级示范培训班、省委组织部委托州委组织部培训班和玉树州干部人才大讲堂培训班,实现干部人才培训全覆盖,依托“博士服务团”“京青专家服务活动”“千人计划”等人才项目,推动建立多载体、多层次的人才合作和智力帮扶关系,三年累计投入万元实施8个项目,为玉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智力支撑。
寒来暑往,三度春秋。如今,六省市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将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继续用智慧和汗水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继续贡献援青力量。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郑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