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天津科技援青提升高原州县造血

新华社西宁4月28日电题:天津科技援青13年提升高原州县“造血”能力新华社记者顾玲、王艳“我们准备在天津科技大学学习一个月,等产品成形了再回来。”这几天,29岁的蒙古族青年多杰仁青正和团队的小伙伴着手做好行前准备。他们这一次到天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牦牛高钙片的加工、检验技术,以及如何提升牦牛酸奶的口感。多杰仁青是青海启龙商贸有限公司河南县启龙牧场厂长。他所在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平均海拔米,是青海重要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拥有万亩天然有机草场,年存栏牲畜79万头(只)。年9月19日,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一处草场上,牦牛正在吃草(新华社记者顾玲摄)年起,天津市对口支援黄南州。支援团队在多次考察后发现,因技术缺乏等问题,河南县的好资源卖不出好价钱。“雪多牦牛是当地特色畜种,一头牦牛一天产奶约2.5公斤,资源稀缺,但产品转化利用不足;酥油风味独特,但加工工艺原始,导致保质期很短……”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乳品科学与工程科研团队负责人于景华说。以提升当地自我发展能力为切入点,天津市重点开展“造血式”产业援助、技术援助,建立专家团队与龙头企业合作机制。面对启龙牧场遇到的产品单一化发展瓶颈,天津科技大学5个专家团队帮助企业研发出牦牛蛋白粉、咖啡摇摇、牦牛配方奶粉等新产品。“产品从6种增加到13种,营业收入由年的万元,增长到年的万元。”多杰仁青说。年4月1日,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工作人员展示天津援青科技人员帮助研发的新产品。(新华社记者顾玲摄)在黄南州府所在地同仁市的隆务庄农畜产品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的专家刚刚帮助这个村办企业完成特色资源黄果梨果酒的研发。企业总经理普华告诉记者,在专家的帮助下,通过改进饮品配方、改良加工工艺、打开销售市场,企业销售收入从过去的一年不到万元增加到最高时万元,全村户村民近几年年年有分红。天津援青指挥部总指挥宋建介绍,几年来,天津援青团队陆续帮助黄南州研发出牦牛胶原蛋白肽粉、黄菇蛋白粉和黄南州特色抗高原缺氧损伤饮料等15种新产品,取得了良好市场效果。“当地已逐步形成‘有机资源+技术支撑院校+园区孵化+异地经济’的有机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在海拔米的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牧民角巴才让的19亩地已全部入股到村里的合作社。过去,这里的黑青稞精深加工不足,农户只是自产自用或在当地少量零售。如今,在天津企业帮助下,有着多年种植历史的黑青稞被制作成桃酥、麦片走下高原,通过多个门店和电商销售渠道走向全国市场,“平均每亩地每年增收元。”日秀玛村村委会副主任华贡才让说。年6月16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内的黑青稞(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艳摄)对于多杰仁青来说,他认为获益最大的是天津对人才的培养。“年,包括我在内的3名员工在天津科技大学学习了一个月,学习乳品技术、食品质量管控,还自己动手制作奶酪、酸奶等产品,回来后我们都成了技术骨干。”多杰仁青说。人才重于钱财,造血重于输血。来自天津援青指挥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天津援派干部中专业技术人才比重达到80%。他们发挥“一个带一群、一个帮一片”作用,注重在当地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提升了受援地“造血”能力。来源: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7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