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力量微小,但可积沙成塔,积少成多。随手帮,重仁义,可能体现在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一件雪中送炭的羽绒服、为贫困邻居送去的一点粮食、随手拾起的垃圾、对上不起学的孩子的倾力相助……
广州市纪委监委、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幸福小康我的家·弘扬广州好家风”故事演说活动的选手中,有年至耄耋的公益组织创办人,也有尚且年幼,但也深谙“施比受更幸福”道理的孩子。“助人”和“仁义”已经铭刻在他们的家风家训当中。
◆他为贫困少年点燃理想
“我要用对人民的爱来支配自己的一生。”年逾82岁演讲者王颂汤是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的创会人之一,也是全国道德模范。虽已是一位耄耋老人,但王颂汤如今依然每年对口认捐农村孤儿,他的行动与信念犹如灯塔,带动无数人一起加入慈善事业。
帮扶弱势群体,对于王颂汤来说是一项值得坚持终生的事业。年,65岁退休的王颂汤找了11位朋友筹备和成立了南粤首家民间慈善社团,并担任志愿者至今。志愿者们走进了广东农村3万多户最底层的家庭,对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有亲身的感受。“有些孩子不只是生活困难,还面临生存危机。”王颂汤曾问一个当地初中女孩,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对方沉默了一下说:“想吃一顿饱饭。”王颂汤对此大为感慨:“不能让贫困阻碍住向往理想的心。”
十六年来,由王颂汤建立的慈善平台资助了广东省36个县(区、市)的名孤儿和贫困学生,救助了名贫困家庭的病童,他还召集广州小学、幼儿园家校一起投入善行。他告诉记者,数据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播下善的种子。
如今,王颂汤每年寒暑假还会去农村孤儿家里,或把孩子接来广州。“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过去,我们有责任改变他们的现在,给他们一个争取未来的机会和希望。”王颂汤说。
20强成人组选手王颂汤
◆他为困境伙伴包裹温暖
“藏族小伙伴衣着单薄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要用我的心捂暖他们的手。”回忆起跟随父母前往青海省同仁县某小学帮扶的情形青少年组10强之一,来自蒋光鼐纪念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史迪文感慨万千。
史迪文告诉记者,热心帮助他人,是从他外公开始就一直延续的好家风。“妈妈工作后有了收入就开始资助一位云南摩梭族的姐姐,直到她大学毕业。”父母常年在青海做帮扶,年放假期间,史迪文便跟随他们一起前往青海同仁县索乃亥小学做帮扶。爸爸从车上搬下了整箱的新书包、笔盒、本子等,史迪文也积极地把文具帮忙分派给藏族学生们。
“物品交接的时候,我摸到了他们的手,有些冰凉,还有些粗糙,这时我才留意到他们身上竟只穿着一件不厚的毛衣和一件半旧的棉袄。这样寒冷的天气、这样单薄的穿着让我吓了一跳。”藏族小伙伴单薄的穿着、单纯的笑脸让史迪文深受触动,“和家在广州、吃穿不愁的自己相比,我们的生活差距竟然这么大。我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回到广州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史迪文发动了身边的好友和亲戚,筹集了一笔资金,选购了50件羽绒服寄去了青海。今年疫情期间,他还存下了压岁钱,捐给了远在青海的小伙伴们购买防疫用品。
“看着照片上,藏族小伙伴们穿着羽绒服露出灿烂的笑容,我第一次理解了广州好家风中“随手帮,重仁义”的含义。”
20强青少年组选手史迪文
◆环保小达人讲述捉“圾”经历
“我是个捉‘圾’小分队队长!”农林下路小学的孙嘉隆调皮地自嘲道。受到热爱公益的妈妈的影响,他也成为公益小达人,“随手捡垃圾”这一项看似不起眼,实则有意义的行为,他一直坚持了下来。去年五一劳动节,他和妈妈一起去动物园游玩,沿途捡了一路垃圾,既收获了欢乐,又收获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孙嘉隆说,随手公益之举,体现的是文明、是仁义。
“你看图中绿色的东西是什么?是打火机。那个白色、最长的呢?是一支牙刷……这些垃圾都是从信天翁的胃里取出来的。”谈到对环保和垃圾的认识,孙嘉隆有一肚子话。
除了日常随手捡垃圾,帮助清理脏乱的街道,一家人还积极在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孙嘉隆也参加了全市垃圾分类宣讲比赛,拿到了第一名。
如今捉“圾”达人做出了名堂,孙嘉隆揣着获奖的元奖金,面对全校多名师生倡议建立捉“圾”公益基金,没想到有多名同学踊跃报名,捉“圾”小分队一下变成捉“圾”大队。“捉‘圾’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好习惯,就连我2岁的小妹妹,都加入到了这个行动。”孙嘉隆笑着说。
20强青少年组选手孙嘉隆
◆手机里的条通讯录
“丫头,你看看爸爸手机通信录里有多少个号码?”“个,这么多!”“大部分都是帮助过的街坊的,有社区里的居民,也有沿街商铺的店主、还有淘宝村的创业者。”
每每让孙畅迟疑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她的志愿者之路,她总会想到父亲手机里的多个号码。孙畅的父亲是一名白云区的街道工作人员,因为点子多、话多、与街坊们的情谊多,被街坊们亲昵地唤作“孙三多”。孙三多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莫过于言传身教。而孙畅的父母也一直在以自己的脚踏实地和热心助人的精神,深远地影响着女儿。
在志愿者服务领域,刚成年的孙畅一直在尽自己的一份力。早在14岁那年,幼小的她便参与了第一次乡村支教,给当地的小朋友带去关爱和欢乐,如今她还与在贫困地区结识的学生保持联系,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改变命运。
今年年初疫情来袭,孙畅的爸爸从大年初三开始便站在了社区防控的一线上。而正在备战高考的孙畅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利用空余时间在小区做志愿者,给进出小区的居民测体温,上门入户把科普疫情和防控知识,并劝阻居民不要外出。为了让大家更快地了解新冠,她还编了一个顺口溜:“叔叔阿姨听我言,这次肺炎来得险,不出门不聚餐。新冠肺炎人传人,戴好口罩再出门。肥皂洗手二十秒,病毒来了也得跑。”她笑着告诉记者,效果还挺不错。
20强成人组选手孙畅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沈亦霖、侯翔宇图由选手提供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