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樊永涛摄影报道)
,32.45——青海每年向下游输送亿立方米优质水资源,是国家重要水源涵养区。同时,青海又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32.45万平方公里。
6,.39,——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年至年),青海全社会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平方公里,其中:水利行业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
一组组数据,足以说明近年来青海在治理水土流失上铆足全力,创造了“绿色奇迹”。
多年来青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治理水土流失当作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一大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全省生态水保、经济水保、民生水保协调推进、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山之宗,水之源的自然禀赋决定了青海的生态战略高度,而治理水土流失却是守住江源绿水青山的关键,更是生态优先的生动实践。
水土保持——描绘发展底色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因隆务河而生、而存、而盛,横穿全境的河流,形成了同仁峡谷与盆地相间的地形。微风伴着小雨,站在城区向西北方向望去,远处的高山就是南当山,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登上山坡,金叶榆和碧桃树、丁香树等植物将南当山装扮得绿意葱葱,生机盎然。
“这里的植被长得不错吧!以前可不是这样子。”同行采访的黄南州同仁县水务局副局长辛虎说。在同仁工作了20多年,在辛虎的印象中,十年前的南当山还是光秃秃的山峦,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山脚下的村庄常遭山洪袭击。
生态环境恶化,下游河床淤积,威胁黄河防洪安全,水资源利用受到限制,在治理水土流失的长期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经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同仁也是如此。
同仁南当山小流域综合治理走出了我省城郊综合治理的样板之路。图为郁郁葱葱的南当山。
辛虎介绍,对同仁水土流失的治理,当地采用的是点、线、面结合,坡面、沟道立体配置的防治措施,十年下来,完成水保造林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7.18%提高到治理后的53.35%,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8%。“如今,茂密的植被改变了人居环境,‘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水土流失治理让隆务河也渐渐清澈了起来,山下的百姓没有了洪水的滋扰,同仁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入了新境界。”
在同仁,当地群众习惯把南当山叫做“靠山”,把围绕在县城周边的其他山脉叫做“罩山”,如今,不仅南当山绿了起来,“罩山”也绿了起来,同仁亮出了山水自然的“双翅”,即将鲲鹏高飞。
同仁南当山小流域综合治理走出了我省城郊综合治理的样板之路,同样地处黄南州的尖扎县通过水土保持工程为当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支撑。
扎县扎玛当地区,从今年利用“水土保持+精准扶贫”模式,助力当地村民脱贫。图为刚种的树苗正在茁壮成长。
位于黄河上游公伯峡段右岸的尖扎县,有一块名为扎玛当的地区,区域内丘陵起伏、地形破碎、沟壑密布、植被稀疏,气候温和且干燥,土地干旱而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种树不见绿,造林不见林”是这里的常态。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不足,从今年开始当地投入余万元实施坡耕地改造、营造乔木林和经济林、封育保护及修建水平阶、谷坊等水土保持措施,并在治理过程中利用“水土保持+精准扶贫”模式,助力当地村民脱贫。
在省会西宁市长岭沟,经过30多年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已形成了集绿化美化、科研试验、科技示范、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具有青藏特色水土保持科技示范的山地生态公园。
同样在西宁市海湖新区的湟水一级支流火烧沟流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湿地有机衔接,相互衬托,似一副徐徐展开的水生态和谐画卷。经过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涵养了水源,减轻了地表冲刷,促进了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海东市民和县城周边地区,通过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流域内林草覆盖度达38.1%,年均保土量43.16万吨,年均拦蓄地表径流.2万立方米,使流域林地及其周围地区的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小气候得到调节,不仅营造了城镇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改善了商家投资兴业的外部形象,为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高起点推进筑就了绿色屏障。
正是这些扎实的水土保持工作、亮点工程,使得项目区水源涵蓄能力增强,小流域生态环境好转,社会经济得到良性发展,更为青海描绘了发展底色。
水土保持——筑牢生态之基
水土保持工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让青海的生态之基越来越牢固。
仲夏时节,地处青海东部农耕区的湟中县卡阳村已是满目绿意。站在山梁之上,一层层梯田随着山势蜿蜒远去,蓝天白云下矗立着一排崭新的小洋楼,沟谷内,游客如织,儿童的欢声笑语,让这个小山村充满生机。
从昔日的穷山沟,到如今富有名气的“乡趣卡阳”景区,近年来卡阳村依托生态资源,挖掘文化、体育、乡村特色风俗和乡间美食,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在此之前,卡阳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交通不便,人均耕地面积少。为了使村民脱贫致富,当地水土保持部门精准施策,以坡耕地改造为抓手,通过精准对接生态观赏性树种、梯田特色农作物种植、珍稀花卉建设等措施,使卡阳村周边地区的水热状况得到改善,地区涵养水源得到明显增加,地表径流的冲涮逐年减少,土壤侵蚀程度也逐年减轻,生态有了良性循环。
仲夏时节,地处青海东部农耕区的湟中县卡阳村已是满目绿意。图为梯田与村庄交相辉映。
事实上,水土保持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过去我们在山上种地,收成基本看老天爷的脸色。以前光种植和收庄稼,就要花去4个月时间,现在建了梯田坡地变平地,机械也能进去,这些农活10天就能干完,大大解放了我们劳动力。”村民杨有兴在卡阳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坡耕地改造带来的变化让他感触最深。杨有兴告诉记者,家里有8亩水保治理梯田,今年全部种了油菜,相信能有个好收成。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卡阳村的耕地,过去基本都是坡梁地,每年雨季,地里的土壤肥料都会被雨水冲走,加上不能浇水,庄稼全靠天,亩均产量只有几百斤,由于种地效益收入低,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成了远近闻名贫困村、“光棍村”。
如今,村子以梯田为载体,千亩优质油菜基地、优质中藏药基地和生态花卉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青山如黛、花海飘香”的高原特色乡村旅游景观。
如今的卡阳,山清水秀,游客多了,贫困村脱贫了,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光棍也娶上了媳妇。
同样因梯田建设改变“命运”的还有西宁市大通县八里村。
站在八里村的山上眺望,只见道道山梁,梯田如波,蓝天白云下蜿蜒平整的水泥路,山脚下的沟壑间农家小屋错落有致。昔日广种薄收的坡耕地,通过综合治理,孕育出了新的嬗变。
“春天种不完,秋天收不完”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八里村是脑山地区,以前有着大量的坡耕地,村民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然而,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不仅流走了宝贵的水资源,也流走了表层肥力较高的土壤,还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土壤肥力不断减弱,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逐年下降,成为干旱山区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湿地有机衔接,相互衬托,似一副徐徐展开的水生态和谐画卷。图为西宁市海湖新区的湟水一级支流火烧沟流域。摄影:黎晓刚
年以来,随着大通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相继实施,八里村所在的逊让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截止年底,共完成坡改梯.2公顷,94.81公里的田间道路建设,大型农用机械出现在田间地头,不仅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而且解放了劳动力,农作物增产增收,激活了群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
走进与八里村不远的黄家寨镇洪水沟地区,沟道内到处可见骨干坝、中型坝、小型淤地坝、谷坊,山坡上绵延起伏的梯田,一波波的麦浪,夹杂着油菜花香,沁人心脾,山坡上成片的水保林摆动着,时不时的蹦出来几只野鸡、野兔。当年一下雨沟道里就流淌着浑水的村庄,现如今已是青山绿水、生机勃勃,昔日的贫瘠土地变成了沃野良田,呈现出一派阡陌纵横、林茂粮丰的新气象。
事实证明,留住了水土,就留住了发展的根;牢固了生态之基石,就实现了绿水青山,同样就拥有了金山银山。
水土保持——呈现大美格局
孕育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坐拥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等众多自然保护区,青海的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
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兼具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陆干旱盆地三种地形地貌,青海以特殊的自然条件,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即便如此,面对艰巨的水土保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在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着重于从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出发,以解决粮食、能源、饮水、增收致富和人居环境等方面问题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不断总结完善,合理安排各项治理措施,努力将水保工程的综合拦蓄作用、水保工程的增产增收作用、水土保持夯实农牧业基础的作用,统筹于国家宏观的生态效益、各民族群众微观的经济效益和全面和谐的社会效益,水土保持已成为青海省水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支撑。
青海省构建的水保和生态修复大格局已经形成,下一步将统筹东部黄土高原,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和柴达木盆地五大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图为黄河上游公伯峡段。
今日之青海,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水土保持支撑保障能力稳步增强;
今日之青海,水土保持治理区粮食单产提高25%以上,植被覆盖率增加15%到25%,土地利用率由50%提高到70%以上;
今日之青海,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工程,个贫困村10.5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工程建设吸纳贫困人口劳动力1.99万人;
今日之青海,大规模造林绿化不断推进,其中年国土绿化面积突破26.66万公顷,为历年最多,年完成营造林27.06公顷,再创新高。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党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青海省构建的水保和生态修复大格局已经形成,下一步将统筹东部黄土高原,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和柴达木盆地五大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在江河源头区,以封育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辅以综合治理,构筑生态屏障,重要水源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源头水质安全;在水蚀风蚀交错区,实施封禁治理,保障区域经济发展;在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人口相对密集区,重点推进城镇周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青海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之路。要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这意味着青海的绿色发展再次提档升级,水土保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水土流失是青海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年起青海省在三江源区全面取消了GDP考核,年起,青海湖部分景区、年保玉则风景区保护性关闭。年,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取消了8个省级农产品主产区所属县和20个重点生态所属县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四项指标,引导各地切实履行好生态保护责任,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县牺牲发展机会,全力保护生态。
西宁市长岭沟,经过30多年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打造成为青藏特色水土保持科技示范的山地生态公园。摄影:黎晓刚
坚持“东西部开源节流并重、南北部保护修复并举”,青海将以更大的力度和更有力的举措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为青海筑牢生态之基。据未来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青海水利行业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综合整治坡耕地2万公顷,到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以上。青海的水土保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场“持久战”已经打响,只为青山不老,绿水常存。
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确保中华水塔丰沛坚固。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也是青海的使命所在、责任所系和工作大势。
目前,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研究制定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年度工作要点》,青海将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努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等重点工作,提出了72项具体要求,将建设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环城林带,打造5个森林城镇,实现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积极筹办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发布中国国家公园论坛公报。与此同时,将青海东部城市群打造成高原山水城市的青海一号工程“引黄济宁”前期正在全力推进。
一次次实践与探索、一次次创与突破,青海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绿水青山”夯实基础,也为“一江清水向东流”美丽“中国梦”贡献新的青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