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年轻城市的活力密码同仁市加强城市

原标题:一座年轻城市的活力密码——同仁市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掠影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以前社区工作是有人没资源、有需求没经费,特别是开展一些活动时,力量十分有限。年开始,我们以社区支部为核心,统筹形成党建联盟。联盟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实现了支部共融、资源共享、服务共促、治理共抓。”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党委组织委员拉毛卓玛说。

从形成聚合效应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党建联盟成立后,共建单位给予社区多方面的支持。而这正是同仁与时俱进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自年撤县建市以来,这座年轻的城市既有一些“成长中的烦恼”,也出现“发展中的问题”。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短短几年间,同仁市紧扣自身特点,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探索出一条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

社区工作人员为老党员“送学上门”。咸文静摄

党建引领,一根红线贯穿到底

听记者问起日常工作,隆务镇隆务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海萍打开了话匣子。

“大事儿还真没多少,都是跟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情。但每一件都得解决好,要说不忙是假的。”

隆务街社区有户、人。虽然人口不多,但低收入家庭较多,流动人口也不少。特别是辖区内的一些“三无”小区,管理难度大。

前不久,辖区内城南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矛盾纠纷调解、环境卫生整治……桩桩件件,小区内的党员发挥了积极作用。

党员贴近群众,党支部带动全员。就拿社区的“爱心橱窗”来说,居民捐出来的衣服、玩具、书籍等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了需要的群众。

“解决好社区难题,关键在党。社区党组织有活力,党建平台也越搭越广。”海萍的一番话,说出了社区工作者的心声。

同仁,黄南州州府所在地。全市8个社区、个网格,有户人。

“近年来,我们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统筹协调、堡垒聚合作用,着力在做强乡镇、做优社区,做活治理、做好服务上下功夫。”同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文东告诉记者,今年,制定印发《同仁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目的就是探索治理路径,细化治理措施,凝聚治理合力,纵深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在优化组织体系建设上,同仁市打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

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组织、民政、住建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机构;

把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察、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层层压实责任,有效传导压力;

推行社区党组织“需求清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资源清单”、在职党员“服务清单”,确保每个市直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每年至少为社区办一件实事或联系帮扶一户群众。

“《同仁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是立足于我们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的。明确的7项重点任务和30条具体措施,让全市16家相关单位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较好地体现了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的时代特征,把握住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内在规律,探索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有效路径,对同仁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丰晨表示。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居民送来的爱心物资。咸文静摄

多元协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采访还未结束,就有人来到隆务镇青年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马玉梅的办公室。

“谢谢书记!”一进门,没等马书记开口,对方先表示谢意。

咋回事?

道谢的人叫丹春尚,是同仁清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去年,公司党支部加入了青年路社区的“两新·红色驿家”。成了“亲戚”后,双方的联系渐渐密切起来,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总能看到公司员工的身影。

“社区一直有‘微心愿’这个平台,今年主题教育中,我们将帮助范围从社区群众扩大到了公司职工。”马玉梅告诉记者,今天丹书记到社区,就是想让他落实18个“微心愿”,而后,这些心愿由州水利局党支部逐一解决。

不难看出,成立党建联盟,既解决了辖区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又引导党员走向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让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更畅通。

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同仁市大力推广党建引领多元治理共同体,依托“微心愿”“爱心橱窗”等服务平台,推动机关党建“双重管理,双向服务”常态化,全市49家机关党支部和16家两新党组织,余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推动“组织共联”“活动联办”“服务联手”提质促优。

“这些东西都是捐过来的。”走进隆务街社区,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走廊一侧的“爱心橱窗”。一件件衣服、一本本书籍整整齐齐排列在橱窗内。

“‘爱心橱窗’设立有两三年了,当时是在辖区的几个网格群里发了封倡议书,没想到效果十分明显。”让海萍印象深刻的辖区居民是五十多岁的靠金花,这个社区的“公益达人”不仅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多次捐赠衣服,还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为社区贡献力量。

在隆务镇霍尔加社区,有一个充满温度的服务平台——爱心洗衣房。创立以来得到社区群众一致好评。

“我们在日常走访时发现,社区不少老人年事已高,但儿女常年不在身边,平时洗洗涮涮还行,但一些被套窗帘和棉衣外套等大件衣物洗起来十分吃力,成立这个洗衣房就是帮助他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韩雪梅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正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小洗衣房的背后,是一个个暖心故事。

独居老人富贵花年过八旬,是社区工作人员日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74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