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海古村落之二青海日报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636547089644434&wfr=spider&for=pc

沿着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往下游走,就会赫然发现,原来青海的那些古村落特别善于隐藏,它们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大量藏匿于大山深处、河流之畔,甚至那些不起眼的树林中,以至于让我们忽略了它们和全国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独具魅力的一面。

来吧,让我们现在就出发,去揭开已经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或载入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最美青海古村落的神秘面纱。

在“金色谷地”实现梦想

本报记者董洁

青海南部隆务河,冲刷和滋养了一片被称为“金色谷地”的土地——热贡,而流传于此的热贡艺术因此得名。如今,热贡艺术文化成为同仁,乃至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一张金名片。在以唐卡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的影响下,黄南民族民俗产业和旅游业,如雨后春笋,在金色谷地蓬勃成长。

黄南同仁县是青海惟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仁,藏语称之为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是著名的藏族画家之乡。这里处处是艺术,人人是巧匠。

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酥油花等。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年出生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汉族姑娘孙海青一心想学习唐卡技艺,年她前往唐卡之乡著名的热贡民族文化宫学习,拜唐卡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嘎藏加措为师,已经学习了5年。

当问及为何学习唐卡技艺时,孙海青说,我非常喜欢藏文化,致使我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专注了解藏文化。如今,孙海青的作品别具一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山水花草错落有序,看着一幅幅画作,仿佛置身画境,回味悠长。

年4月,孙海青彩绘的唐卡《黄财神》入选天津美术馆举办的“走进热贡艺术之都探秘魅力黄南圣境中国青海艺术精品展”。年10月参加的中国(北京)佛事用品展览会中,参展的两幅唐卡作品获得“精品奖”。

嘎藏加措说,热贡艺术的作品造型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丽富于装饰性,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节奏感、运动感和立体感,强调整体的完美。质朴的画风,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体现了青海深厚、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自年以后,热贡艺术开始流向民间,并在民间传播。其主要创作群体分布在黄南州同仁县的五屯村、年都乎村、尕沙日村、郭玛日村等村落,又自成体系。

其中五屯村以绘画为主,兼事雕塑和堆绣;年都乎村以堆绣为主,兼事雕塑、唐卡和壁画创作;尕沙日和郭麻日村以唐卡和壁画创作为主。

隐逸在时光中的“年都乎”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县城以北一公里处,风光绮丽秀美。这里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年都乎。据记载,年都乎村是年成吉思汗军队南征时,部分军士留此居住而形成的。清代《循化县志》对年都乎古堡的形成也有记载:明初立河州卫分兵屯田,贵德十屯,而保安有四。年都乎古堡就是“保安四堡”其中之一。如今,年都乎村已成为闻名遐迩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素有“堆绣村”的美誉。让我们一起走进传统村落,走进年都乎。

“年都乎”是藏语,但这个村落却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土族村落。走进年都乎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合院的矮小平房及其家家户户摆设的藏式家具,藏式家具在造型上古朴华丽,尤其是金属装饰品。绚丽彩绘所覆盖的藏式家具,尤为引人注目,院落里种的花草树木显得格外清新。历史悠久的古城墙及古堡,仿佛通过时光车轮把人带到了那个悠久的年代,年都乎古堡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具有重要参观旅游价值和史料价值。

年都乎和保安城、吾屯、郭麻日共同构成了同仁古堡群。年都乎古堡位于村落西南部,保存至今的有古城门、古民居建筑群,古堡内建筑大多在年历史以上,部分建筑历经余年,是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群落。传统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门窗多为木雕工艺,技艺精湛。

年都乎有一条曲麻河,这条长38公里的河流源于夏琼山脚下,流域长度60公里,南部地势较平坦,土地适合种植,这也是年都乎村的村民为什么会长期定居在这里的原因。

行走在年都乎曲曲折折的村落小道里,让人感到愉悦和平静。约在公元年修筑城墙之后,该村由年都乎古堡内逐步向城堡外扩大,其中65%以上的村民都是堆绣、唐卡画师及泥塑、木雕、石雕等手工艺术匠人。随便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迎接你的都可能是堆绣艺术省级美术工艺大师,国家非遗文化传承人,他们世世代代为热贡艺术的发展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己的生活也因为这些手工艺品的名扬海内外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都乎还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除了远近闻名的“六月会”,这里还暗藏着最具特色的年都乎村的“於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於菟”可谓是热贡艺术的一朵奇葩。

《中国国家地理》详细介绍过这种古老神秘的仪式——被选中跳於菟的小伙子,要脱光上身、挽起裤管,由村里的画师用锅底黑烟在他们的脸、上身、四肢上都画满虎豹斑纹,头发也要扎成毛刷状,形似愤怒的老虎。然后,他们腰挎刀具,就开始表演了。

装扮完毕的小伙子们开始疯狂地跳起“虎舞”,整个舞蹈凝重、豪放、粗犷,再现了古人因崇拜而模拟老虎姿态的习俗。

郭麻日——因古堡而闻名遐迩

本报记者董洁

黄色土地,黄土夯筑的院墙,星罗棋布的巷道,置身其中,错综复杂,如果没人引导,你会觉得整个巷道就是一个未知的迷宫……这里就是郭麻日古寨。

走进同仁县郭麻日古城,眼前全是古朴和神秘。古堡内除了相互贯通的巷道外,没有多余的回旋空间。堡内的每一个院落就是一个军事防御单元,站在屋顶上可以用墙头当掩体。

所以,敌人无论进入哪条巷道,无论往哪里躲藏,都会在村人的防御范围内,颇有几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而村内的城墙、巷道设计之奇妙,结构之复杂,布局之精巧,令人惊叹。

隆务河静静流过,九百多年来应屯兵而定居于此的先民们繁衍生息,已成为这块土地的古老居民,沧桑古寨也已变成为屯民们生生不息的家园。如今,古寨依旧,见证着这条河谷沧桑变迁的历史,而时空早已变换,曾经的边外前线早已是后人宁静的家园。

郭麻日的古寨土筑小院落内有两层楼房的民居,巷道相连,形成一座村寨式的古堡。为改善狭小的寨内空间,当地居民大多修建了二层木结构楼房,和青海乡村民居庭院宽敞的特点形成了反差。

站在古城狭长幽静、恍如迷宫的巷道中,脚踩青石板,听闻着木门吱呀声,使人仿佛置身在过去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身边是高耸的斑驳城墙和一个个静怡的院落,偶尔看见一两孩童嬉戏打闹,又使人仿佛置身世外。

据宋朝历史文献对郭麻日记载,尤其是郭麻日出土的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各类陶器考证,人类在郭麻日地区居住的年代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这座城堡最初出现于特莫科地,在唐末,宋初迁徒至现在的郭麻日至今已有九百多余年,是热贡地区年代最早保留最完整的古堡。

吾屯——因唐卡而美名远扬

本报记者董洁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常常看到大片大片的丹霞地貌,同仁县的丹霞虽名声不及坎布拉和贵德县,但却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它们散落在清澈的隆务河畔,与河谷地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也就是在这画卷里,隐藏着让人叹为观止的热贡艺术。沿着奔腾的隆务河,蜿蜒曲折的隆务峡谷,沿途山崖上有壁画、彩绘、石雕、石刻等组成的“热贡艺术走廊”,还没到隆务,就已感受到了热贡艺术带来的魅力。

吾屯村落就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流域,吾屯村分成两个村落,按方位称为上吾屯村和下吾屯村。藏语称“森格雄”,意为狮子滩,而狮子是吾屯唐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隆务河流域历史上有蒙古族、藏族、汉族等民族多次来往迁徙,文化交流频繁,吾屯村的村落建筑形态也兼具汉、藏、土族各种特色。

走进村子,看到院外厚厚的夯土墙,给人朴实稳重之感,这里藏汉结合特色明显,院子基本以三合院为主体,院落组织灵活自由。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子大多以砖木结构为主。夏日里村庄掩映在绿树丛荫里,冬日里裸露在和煦的阳光里,恬静古朴。

据记载,智坚措、赛松、贡保多杰兄弟三人到尼泊尔拜答玛班杂等著名绘画艺术大师为师,系统学习绘画技巧,最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们学成返回家乡后,先后在普陀山、五台山等地绘制了无数画作,由此,美名响彻各地。其中,赛松之子僧格坚参、华达僧格、男觉僧格三兄弟,来到热贡地区的“森格雄”(今吾屯地区)定居下来,而他们所传袭下来的艺术也就成为热贡艺术的发端。

在吾屯,家家都有唐卡画师,这一点毫不夸张。

热贡唐卡的绘画笔法细致入微,画风华丽铺张,类似中国画里的工笔重彩。早期唐卡的颜料只有五种颜色,即白色、蓝色、绿色、黄色、红色,现在唐卡的颜色已经增加到十余种,乃至二十多种。上等的唐卡画用纯天然的颜料,把红珊瑚、绿松石、玛瑙等带有天然颜色的矿物质磨成粉,然后用泉水和木胶调成合适的颜色给唐卡着色,这样的唐卡经久不褪色,不变色,也是收藏家十分钟情的画作。

除了唐卡,吾屯人还有一个绝活儿,那就是泥塑。制作方法是在黏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早在年,泥塑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作者:董洁来源:青海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3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